送宋起居还金华

长揖谢宦徒,还归戒征轴。眷言幽贞庐,夐在仙华麓。 就养望既盈,《考槃》志亦足。储清浚昔池,薙荒理旧竹。 兰佩纫春蕤,荷衣制秋绿。沆瀣晨三咽,雕胡昼九曝。 从今猿与鹤,不复怨幽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揖(cháng yī):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地向人行礼。
  • 宦徒:做官的人。
  • 征轴:指远行的车。
  • 眷言:回顾的样子,这里意为怀恋地想起。
  • 幽贞庐:幽静而坚贞的房舍。
  • (xiòng):遥远。
  • 仙华麓:仙华山的山脚。
  • 就养:侍奉父母。
  • 考槃:《诗经》中的篇名,这里表示隐居的乐趣。
  • 储清:储存清澈的水。
  • (jùn):疏通,挖深。
  • 昔池:过去的池塘。
  • (tì):除草。
  • 沆瀣(hàng xiè):夜间的水气,露水。
  • 晨三咽:早晨吞食三次露水,古人认为这是一种养生之法。
  • 雕胡:菰米,可食用。
  • 昼九曝:白天暴晒九次。

翻译

向当官的生涯作揖告别,回归时准备好远行的车辆。怀恋地想起那幽静坚贞的房舍,它远在仙华山的山脚下。 侍奉父母的心愿已经满足,隐居的志趣也得以实现。疏通往昔的池塘来储存清水,清除杂草整理旧有的竹子。 用春天鲜嫩的花饰来编织兰佩,用荷叶制成秋天的绿衣。早晨吞食三次沆瀣露水,白天把雕胡米暴晒九次。 从此与猿猴和仙鹤为伴,不再抱怨孤独寂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起居辞官归乡后的生活情景。诗的开头,诗人用“长揖谢宦徒,还归戒征轴”表达了宋起居对官场的告别和回归自然的决心。接下来,通过“眷言幽贞庐,夐在仙华麓”描绘了他居住的环境,强调其幽静和远离尘嚣。“就养望既盈,《考槃》志亦足”则体现了他侍奉父母的心愿达成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诗中对宋起居归乡后的生活细节进行了描写,如“储清浚昔池,薙荒理旧竹”“兰佩纫春蕤,荷衣制秋绿”“沆瀣晨三咽,雕胡昼九曝”,展现了他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最后,“从今猿与鹤,不复怨幽独”表达了他在这种生活中的宁静和满足,不再为孤独而抱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苏伯衡

元明间浙江金华人,字平仲,友龙子。博涉群籍,文词蔚赡有法,以善古文闻名于时。元末贡于乡,洪武间入礼贤馆,为国子学录,迁学正,擢翰林编修。十年,宋濂荐以自代,以疾力辞。二十一年聘主会试,寻为处州教授。以表笺忤旨下狱死。二子救父并被刑,士论惜之。有《苏平仲集》存世。 ► 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