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缉熙归会于芗城梁宅和洪城见寄

· 罗伦
云水千峰更万峰,此心期与故人同。 苍茫世路浮生在,澹泊春杯野兴浓。 乡梦几回茅店月,蓑衣无恙柳花风。 明年唤取陈公甫,皂帽青天信一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芗城:芗(xiāng),芗城为地名。
  • 缉熙:指光明,后引申为光辉。
  • 野兴:对郊游的兴致或对自然景物的情趣。
  • 陈公甫:人名。
  • 皂帽:黑色帽子。

翻译

那云那水之间,千座山峰之后又是万座山峰,我这颗心期望能与老友心意相同。在这苍茫的人世间,如浮生般存在,春天里淡雅地饮酒,对郊游的兴致格外浓厚。几回在茅店的月光下进入思乡的梦境,穿着蓑衣没有受到影响,在春风中看那柳絮飘飞。明年呼唤陈公甫一同前来,戴着黑色的帽子,在青天之下,乘上那一叶孤篷(小船)。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云水千峰”的壮阔景象,烘托出诗人广阔的胸怀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此心期与故人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期待。“苍茫世路浮生在,澹泊春杯野兴浓”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在苍茫的人世道路上,诗人以一种淡泊的心态面对生活,同时对春天的郊游充满兴致。“乡梦几回茅店月,蓑衣无恙柳花风”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思念家乡的情景,以及在自然风中的自在之感。最后两句“明年唤取陈公甫,皂帽青天信一篷”,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相聚的期待,以及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罗伦

明江西永丰人,字应魁,改字彝正,学者称一峰先生。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专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嘉靖初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能诗,有《一峰集》。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