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夏宪副止庵见赠二首

· 罗伦
高堂明镜万茎秋,屋上西风撼不周。 凿沼且留明月住,买山初为白云谋。 谁呼铁笛先招鹤,自著蓑衣早放牛。 道在莫须同出处,此心还向止庵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堂:高大的厅堂。
  • 明镜:明亮的镜子。
  • 万茎秋:形容众多的草木在秋季的景象。
  • 不周:这里指被风吹动摇晃。
  • 凿沼:开凿池塘。
  • :打算,计划。
  • 铁笛:铁制的笛管。
  • 招鹤:吸引仙鹤。
  •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翻译

高大的厅堂中明镜映照着满是秋意的万千草木,屋上的西风吹来,房屋似乎有些摇晃。开凿池塘且留下明月在此停留,购置山林起初是为了白云有所归处。是谁吹奏铁笛先把仙鹤招来,自己穿着蓑衣早早地去放牛。大道的存在不必追求共同的出处,我这颗心还是向着您止庵去探求。

赏析

这首诗意境清幽,富有禅意。首联通过描写高堂明镜和屋上西风,营造出一种秋意萧瑟的氛围。颔联中凿沼留明月、买山为白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颈联铁笛招鹤、蓑衣放牛,更是勾勒出一幅闲适自在的田园画面。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夏宪副(止庵)的敬仰和对其理念的认同,认为在追求大道的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形式和出处,而应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大道的向往。

罗伦

明江西永丰人,字应魁,改字彝正,学者称一峰先生。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专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嘉靖初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能诗,有《一峰集》。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