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罗汝奎兄弟

白云已逐水东流,空有啼鹃送暮愁。 穷巷谁题凡鸟在,残书应伴蠹鱼休。 双坟寂寂青峰雨,一梦悠悠素草秋。 为见桃花倍惆怅,春风何事不相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ú):追随,随着。
  • 啼鹃:杜鹃鸟的啼叫声,常被赋予哀怨、忧愁的象征意义。
  • 穷巷:偏僻的巷子。
  • 凡鸟:这里是自谦之词,意为平凡的人。
  • 蠹鱼(dù yú):一种蛀书的虫子,这里指被虫蛀的书籍。

翻译

白云已经随着水流向东飘去,只有杜鹃的啼叫声送来傍晚的忧愁。 在这偏僻的巷子里,谁会提及我这平凡之人还在,残损的书籍应当伴随着蠹鱼一同消逝。 两座坟墓在寂静的青山雨中,一场梦悠悠然,如同秋天的素草。 看到桃花倍感惆怅,春风啊,为何不肯留下呢?

赏析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调表达了对罗汝奎兄弟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白云逐水、啼鹃送愁、穷巷凡鸟、残书蠹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双坟寂寂、一梦悠悠,更增添了悲伤的情绪。最后以桃花和春风为喻,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对逝者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出了人生的悲哀和对友情、亲情的珍视。

罗洪先

罗洪先

明江西吉水人,字达夫,号念庵。罗循子。嘉靖八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寻告归。十八年召拜春坊左赞善,疏请预定东宫朝仪,忤旨罢为民。卒后,隆庆初赠太常寺少卿,谥文恭,一说文庄。私淑王守仁,宗“致良知”之说,而有所修正。足迹所历甚广,注重考察,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算数诸学,无不穷究。有《冬游记》、《念庵集》等。 ► 7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