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

忆昔暗尘辞旅舍,三更羸马踏冰川。 岂知食藿言仍鄙,犹幸垂杨臂可全。 万事升沉千虑外,几人离别廿年前。 风波乍息渔歌起,谁向沧浪共扣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暗尘:飞扬的尘土,此指旅途的艰辛。“尘”读音为(chén)。
  • 羸马:瘦弱的马。“羸”读音为(léi)。
  • 食藿:以豆叶为食,比喻生活贫苦。“藿”读音为(huò)。
  • 沧浪:青苍色的水。“沧”读音为(cāng)。
  • 扣舷:手击船边,多用为歌吟的节拍。“舷”读音为(xián)。

翻译

回想起往昔,在飞扬的尘土中告别旅舍,三更时分,我骑着瘦弱的马踏上冰川前行。哪里知道即便过着贫苦的生活,说的话仍被人轻视,所幸的是垂下的杨柳枝条尚可保全我的手臂(可能指未受到严重伤害)。世间万事的兴衰沉浮都在千般思虑之外,有多少人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分别。风波刚刚平息,渔歌便响起,有谁会在这青苍的水边共同叩击船舷吟唱呢?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开篇,描绘了过去旅途的艰辛和生活的贫苦。诗人感慨自己的言语不被重视,但也庆幸自己尚有一些幸运之处。诗中还提到了人生的聚散离合以及世事的无常。最后,以风波平息后渔歌响起的景象作结,给人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谁会在此情此景中共同吟唱呢?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罗洪先

罗洪先

明江西吉水人,字达夫,号念庵。罗循子。嘉靖八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寻告归。十八年召拜春坊左赞善,疏请预定东宫朝仪,忤旨罢为民。卒后,隆庆初赠太常寺少卿,谥文恭,一说文庄。私淑王守仁,宗“致良知”之说,而有所修正。足迹所历甚广,注重考察,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算数诸学,无不穷究。有《冬游记》、《念庵集》等。 ► 7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