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乡人邓世珍讣音

· 苏仲
儒官家远死堪哀,万里天涯榇未回。 乡里我嗟囊橐薄,故人谁遣麦舟来。 灵前有子供香火,路上何人奠酒杯。 五岭倚云天一角,为君挥泪洒荆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讣音(fù yīn):报丧的消息、文告。
  • (chèn):棺材。
  • 囊橐(náng tuó):口袋,这里指钱财。
  • 麦舟:用典,指范纯仁在范仲淹遣回苏州运麦船后,将麦船用来帮助石延年安葬亲属之事,后用以指以财物助人丧葬。
  • 荆台:古楚国著名高台,这里用来泛指地方。

翻译

儒者邓世珍在离家万里的远方死去,实在令人悲哀,他的灵柩还未能运回故乡。我慨叹自己在乡里钱财微薄,不知故人中谁能像范纯仁那样送来麦舟帮助料理后事。灵前有他的子女供奉香火,而在这归乡的路上又有谁能为他祭奠并敬上一杯酒呢。在这五岭高耸直倚云天的一角,我为你挥洒热泪,洒落在这荆台之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人邓世珍去世的悲痛和对其身后事的担忧。首联点明邓世珍死在远方且灵柩未回,令人哀伤。颔联表达自己财力有限,希望有像范纯仁那样的人能伸出援手帮助料理后事,反映出诗人的无奈和对友人的关切。颈联设想邓世珍灵前有子女供奉香火,但归途中却少有人祭奠,进一步强调了其遭遇的凄凉。尾联以五岭高耸、自己挥泪荆台作结,烘托出沉痛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邓世珍丧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