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华:舜的名字。(“重”读作“chóng”)
- 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此处指南方边远地区。
-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 凤鸟仪:凤凰的仪态,古代用以象征祥瑞。
- 薜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薜”读作“bì”)
- 髣髴:同“仿佛”,好像、似乎的意思。(“髣”读作“fǎng”,“髴”读作“fú”)
- 九疑:即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
翻译
在舜帝逝去千年之后,他的庙宇建在了南方边远之地。 想象着和暖的风奏响乐曲,在庭院中思索着凤凰的祥瑞仪态。 断裂的石碑上长满了苔藓,幽深的洞旁薜荔和女萝垂挂着。 仿佛虞舜的神灵之驾迁移至此,乘着祥云越过了九嶷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虞山庙的景象,表达了对舜帝的敬仰和追思。首句点明时间,强调舜帝去世已久,而其庙宇却在南夷之地得以留存,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弦想薰风奏”和“庭思凤鸟仪”,展现出作者对舜帝时期的美好想象和对祥瑞的向往。“断碑苔藓合,幽洞薜萝垂”则描绘了庙宇的荒凉与幽静,苔藓长满断碑,薜萝垂挂幽洞,增添了一种萧瑟的氛围。最后两句“髣髴移仙驾,乘云度九疑”,以一种虚幻的方式想象舜帝的神灵之驾来到此处,富有浪漫色彩,也进一步表达了对舜帝的崇敬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将历史与现实、想象与实景相结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