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

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 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鴳一枝栖。 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 却讶探骊人不至,清樽画航倩分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字数来和作一首诗。
  • 钱逊叔:诗人朋友的名字,可能是当时的文人。
  • 泛舟虹桥:在虹桥上乘船游玩。
  • 半篙春涨:春天的水位上涨,篙(gāo)是撑船的竹竿。
  • 绿平溪:绿色的溪水水面平静。
  • 二月江城:春季的江边城市。
  • 草色齐:草木生长得一样高,一片翠绿。
  • 蜉蝣(fú yóu):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
  • 千顷:形容非常广阔的水面。
  • 斥鴳(chì yàn):一种体型小、善于飞翔的鸟,比喻眼界狭窄的人。
  • 栖(qī):停留,歇息。
  • 野桥:郊外简陋的桥。
  • 柳线:形容柳树的柔细枝条。
  • 曲槛(kǎn):弯曲的栏杆,指船上的座位或装饰。
  • 花光:花朵的光彩。
  • 夕照:傍晚的阳光。
  • 探骊(lí):比喻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
  • 清樽(zūn):清酒,泛指美酒。
  • 画航:绘有图案的船只。
  • 倩(qiàn)分题:请求别人一起作诗。

翻译

春天的溪水上涨,绿色的水面如镜,二月的江城,青草茂盛,一片翠绿。我们的小船如同蜉蝣漂浮在广阔的水面上,而我的心境就像那小小的斥鴳,虽然身在广阔的世界,但内心只求一方宁静。野桥边,柳条随风轻轻摇曳,夜晚时分,船上的花影在夕阳下显得更加低垂。我惊讶地发现,一同探索深意的朋友没有到来,只好独自举杯,请求画船上的人帮我写下这首诗。

赏析

吕本中的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城的美景,以及他与友人钱逊叔泛舟虹桥的惬意心情。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比喻表达自己虽身处繁华世界,但心境淡泊,追求内心的宁静。"舟比蜉蝣"和"同斥鴳一枝栖"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时,末尾的"探骊人不至"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寂,也寓含了对友情的期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诗的韵味。

吕本中

吕本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今安徽寿县)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 1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