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国老如公:指像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国士。
- 仅几人:极为罕见,寥寥无几。
- 岂宜:怎能适宜。
- 长啸太湖滨:在太湖边长久地啸歌,暗示隐居生活。
- 畴咨:咨询,征求意见。
- 宰相:古代最高行政官员。
- 调元化:调和治理天下,使万物和谐。
- 诏趣:皇帝的命令催促。
- 尚书:古代官职,负责执行政令。
- 紫宸:皇宫中的紫微殿,象征皇权。
- 国威:国家的声威。
- 千载立:千年树立的威望。
- 局面:形势,状况。
- 一番新:全新的面貌。
- 先生:对对方的尊称。
- 前时看:以前的眼光看待自己。
- 枯根:比喻失去生机的事物。
- 早春:比喻新的生机。
翻译
像您这样的国士真是世间罕见,怎么能长久隐居在美丽的太湖边呢?朝廷正期待着您的智慧来咨询治国方略,皇上已经急切地召您入朝担任要职。您的到来将为国家树立千年的威望,必将带来全新的局面。先生,请不要以以往的眼光看待自己,因为有许多事物正在期待您的革新,就像早春时节等待枯木复苏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对贺凤山先生李文昌的赞誉与激励之作。诗人首先强调了贺凤山先生的德高望重,暗示他有经世济民之才。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贺先生被朝廷征召的期待,认为他有能力和责任来调和国家政务,提升国家威望。同时,诗人也提醒贺先生要有变革之心,带领国家走向新的局面。诗的结尾处,诗人用“枯根望早春”的生动比喻,鼓励贺先生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给那些处于困境的人带来新生的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才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