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隐堂

汝州城南二十里,栖亩山前足山水。 老人中开谷隐堂,草屋疏檐对山起。 南横秀岭石官道,想像此堂容此老。 堂前茂林浮春烟,堂后池溏多白莲。 前池红莲开更早,正与茂林相对好。 开轩看莲看不足,远望少室如碧玉。 碧玉如屏掩此堂,老人与世已相忘。 胡马扬尘不容驻,万里奔波失归路。 客舟不顾生事窘,所至有堂名谷隐。 大榜灰飞小榜存,至今长在对衡门。 涧上丈人肯已冷,中原旧事空销魂。 老人本是山中客,四海为家无住宅。 家人清坐已忘贫,何曾更问堂宽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栖亩山:山名。
  • 中开:从中间开辟。
  • 秀岭:秀丽的山岭。
  • 官道:公家修筑的道路、大路。
  • 少室:山名,即少室山。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翻译

在汝州城南二十里处,栖亩山前有着充足的山水。老人从中间开辟出谷隐堂,草屋有着稀疏的房檐对着山建起。南面横亘着秀丽的山岭和石头铺就的官道,想象这谷隐堂能容纳这位老人。堂前茂密的树林浮动着春天的烟霭,堂后池塘里有很多白色的莲花。前面池塘里红色的莲花开放得更早,正好和茂密的树林相对着十分美好。打开窗户看莲花总也看不够,远远望去少室山像一块碧玉。碧玉般的山如屏风遮掩着这谷隐堂,老人已经和世间相遗忘。胡人的兵马扬起尘土让人不容停留,万里奔波迷失了回去的道路。客船不顾生活困窘,所到之处有叫谷隐堂的。大的匾额已化为灰烬小的匾额还保存着,至今长久地对着简陋的房屋。涧上丈人可能已经逝去令人心寒,中原过去的事情徒让人黯然销魂。老人本来是山中的客人,以四海为家没有固定的住宅。家中的人清正地闲坐已经忘记了贫穷,哪里曾更去关注堂屋的宽窄。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谷隐堂的地理环境和景色,展现出一种清幽、宁静又略带沧桑的氛围。诗中对谷隐堂周边山水、树林、莲花的描写细致入微,如“堂前茂林浮春烟,堂后池溏多白莲”等,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通过描述老人与谷隐堂的关系,体现出老人对尘世的超脱和淡然。“老人本是山中客,四海为家无住宅”一句,更突出老人的豁达心境。而“胡马扬尘不容驻,万里奔波失归路”等句则反映出时代的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整体上,这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慨。

吕本中

吕本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今安徽寿县)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 1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