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
注释
- 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在今广东、广西一带 。
- 妍暖:谓天气晴朗暖和(多形容春季)。
- 冷艳:形容花耐寒而艳丽,这里指梅花。
- 凛凛:寒冷的样子。
- 隈(wēi):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 渗漉(lù):液体慢慢地透入或漏出 ,这里可理解为梅花如同被瘴雾侵袭。
- 瘴雾:热带山林中的湿热雾气,古时认为是瘴疠之源。
- 烟煤:这里形容梅花在瘴雾等环境中默默无闻,好像被埋没在昏暗的环境里。
- 粉黛:本指女子化妆用的白粉与黛墨,这里借指艳丽的花朵。
- 舆台:古代奴隶中的两个等级,后泛指地位低下的人,这里说桃李等在梅花面前显得低贱。
- 穷独:穷困孤独。
- 根荄(gāi):亦作“根垓”“根核”,植物的根。
- 蒿莱:野草,这里指被埋没在草丛之中,不得显达。
- 遁光藏德:隐藏光芒和德行,不显现自己。
- 轮囷(qūn)离奇:形容树木枝干弯弯曲曲的样子,这里比喻怪异独特的形象。
- 牺尊: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说怪异独特的器物常被重用。
- 青黄:指用青黄等色彩加以装饰。
- 穿栽:未明确词意,从上下文推测或可理解为刻意装饰之意 。
翻译
岭南的十月春天正慢慢回来,温暖的气息最先来到了前村的梅花枝头。 想问您从哪里得到这幅绝妙的(墨梅图),一枝耐寒艳丽的梅花伴着寒霜绽放。 长江寒冷得仿佛要冲垮江岸,就在这时见到有人把这梅花般的美好移到墙下角落里。 最初怀疑它会被瘴雾侵蚀,更担心它会寂寞地埋没在昏暗之中。 微风静止时,梅花的暗香却远远飘散,淡淡的月光照进屋内,徒然徘徊。 坐着看那些艳丽的花朵渐渐变得腐朽丑恶,哪里只是桃李都显得低贱不堪。 我远行万里,厌烦了穷困孤独,疾病缠身不止,心早已如死灰一般。 面对这墨梅不由得再三叹息,生怕它也辗转漂泊像我一样从南方而来。 在异乡长久居住,意绪阑珊,只能与破壁相对,这墨梅也没有扎根的地方。 自古以来贫寒之士大多都是如此,一生都埋没在荒草丛中不为人知。 隐藏光芒和品德,到老都不炫耀,怎肯与世俗之人相互追随、陪伴。 那些枝干弯曲奇特的树木常常被任用,装饰华丽的酒器也不被视为灾祸。 含着毛笔、吮吸墨汁去掉梅花艳丽的颜色来作画,更何况本来就不需要刻意装扮。 年终岁末、路途遥远,不要惆怅,从此往后不必担心被蜂蝶猜忌。
赏析
这首《墨梅》是吕本中借墨梅以抒怀之作。开篇描绘出岭南春天初回,梅开前村的画面,引出对墨梅图的赞叹 。诗中以梅花在恶劣环境中的经历,如“长江凛凛欲奔岸,乃见好事移墙隈”“初疑渗漉入瘴雾,更欲寂寞埋烟煤”等句,喻指贤才可能遭遇的困境。通过“坐看粉黛化腐恶,岂但桃李成舆台”将墨梅与艳丽易腐的普通花朵对比,凸显墨梅的高洁。诗人又由墨梅联想到自身,“我行万里厌穷独,疾病未已心先灰”诉说自己的艰难处境与失落心境 。“古来寒士每如此,一世埋没随蒿莱”更将个人感慨上升到对贫寒之士命运的思考。诗中还以“遁光藏德老不耀,肯与世俗相追陪”赞扬了墨梅般不随世俗、低调自守的品质,同时借树木与酒器等的不同遭遇,批判世态。最后“岁穷路远莫惆怅,此去保无蜂蝶猜”则在感慨中给予自己和同类型人以宽慰,整首诗借墨梅之景,抒情寄志,内涵丰富,充满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