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铁为卢丹

方寸铁,百炼刚。吹毛□□秋水光,镌勒妙拟郚竹房。 倒薤文,连环纽,通侯累累悬肘后。伏龟趺,□□□,颂德纪功垂不朽。 铁名已著霜满颅,复将铁业传二雏。勿劖元祐□,□□詅痴符。 何如往补石经漏,万古六书存楷模。天下英髦知所趋,伊□□力丹丘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寸铁:指极小的铁片或铁器。
  • 百炼刚:经过多次锻炼的钢铁,比喻经过多次磨练的人。
  • 吹毛:形容刀剑锋利,能够吹毛断发。
  • 镌勒:雕刻。
  • 郚竹房:地名,可能指某个擅长雕刻的地方。
  • 倒薤文:一种古代的装饰性文字或图案。
  • 连环纽:连续的环状装饰物。
  • 通侯:古代对诸侯的一种称呼。
  • 伏龟趺:雕刻有龟形的石座。
  • 颂德纪功:歌颂功德,记录功绩。
  • :刻。
  • 元祐: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
  • 詅痴符:古代一种符咒,用于驱邪。
  • 六书:古代汉字造字和用字的六种方法。
  • 楷模:典范,榜样。
  • 英髦:英俊之士。
  • :语气词,无实义。
  • 丹丘:神话中的仙山。

翻译

这小小的铁片,经过百次锻炼,坚硬无比。它的锋利如同秋水般闪耀,雕刻技艺巧妙如同郚竹房的工艺。

倒薤文和连环纽,这些装饰精美,通侯们将其悬挂在肘后,显得尊贵。伏龟趺上的雕刻,记录着颂德纪功,传颂不朽。

这铁的名声已经如霜般覆盖了我的头颅,我还将这铁的技艺传授给两个孩子。不要刻上元祐年间的标记,也不要刻上詅痴符。

何不将这技艺用于补充石经的遗漏,让万古流传的六书楷模得以保存。天下的英俊之士都知道应该追求什么,这就是丹丘篇的力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块经过百炼的铁片,展现了其锋利与雕刻的精美,同时寓意了技艺的传承与文化的保存。诗中“方寸铁”与“百炼刚”对比,突出了铁片的珍贵与坚韧。后文通过“颂德纪功垂不朽”等句,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呼吁将技艺用于更有价值的事业,如补充石经,保存六书楷模,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