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兴二十首

晓入水南道,老翁泣且行。 抚膺向客言,病与贫相仍。 前夏麦告荒,今秋粟无成。 里胥剧星火,追呼责官征。 感之三叹息,伫立难为情。 我食日几许,悯此嗷嗷声。 皇天视听远,孰与安其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抚膺(fǔ yīng):捶胸,表示悲痛或愤慨。
  • 相仍(xiāng réng):相互伴随,接连不断。
  • 里胥(lǐ xū):古代乡里的小吏。
  • 剧星火(jù xīng huǒ):形容事情紧急,如同星火般急迫。
  • 追呼(zhuī hū):追讨,催促。
  • 责官征(zé guān zhēng):责成官员征收。
  • (mǐn):同情,怜悯。
  • 嗷嗷(áo áo):形容哀号或喊叫声。
  • 皇天(huáng tiān):指天,古代认为天是最高的神。
  • 视听远(shì tīng yuǎn):指天意难以触及,难以知晓。

翻译

早晨进入水南的道路,看到一个老翁边哭泣边行走。他捶胸顿足地向路人诉说,自己的病痛与贫穷接连不断。前一个夏天小麦歉收,今年秋天又没有收获粮食。乡里的小吏急如星火,催促着要征收官税。我被这情景感动,三次叹息,站立在那里难以抑制情感。我每天吃的东西并不多,却怜悯这哀号的声音。皇天的视听似乎遥远,谁能来安抚这些生活艰难的人们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农村的贫困景象,通过老翁的形象深刻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苦难生活。诗中,“抚膺向客言,病与贫相仍”生动表现了老翁的绝望与无奈,而“里胥剧星火,追呼责官征”则揭示了官府对农民的压迫。诗人通过自己的视角,表达了对农民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