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郑村访郑上舍万里观伊川晦庵南轩东莱四先生手帖
冒雨出城郭,沿溪到林坰。
窅然竹扉下,容我双屐停。
侃侃郑公孙,老大横一经。
笑言有宿约,鸡黍罗中庭。
家藏古贤帖,往往飞晶荧。
呼童拂净几,出示惊繁星。
我家龙门翁,手泽馀丹青。
乡先紫阳老,心画流风霆。
广汉与金华,同然发天馨。
错落数十言,俛仰三百龄。
感兹道德师,羞彼月露形。
与客再拜观,虹光薄岩扃。
桑海几变更,幸不随飘零。
无乃希世珍,保护烦六丁。
我欲劝主人,勒石垂新铭。
敛卷付锦囊,入坐开银瓶。
霏谈杂今古,高咏惭和铃。
好风自南来,吹我醉面醒。
归心浩难遏,返照明皋亭。
众宾起相送,旷目凌高冥。
黟峰远矗矗,沙溪下泠泠。
典刑未绵邈,题诗慰山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林坰(jiōng):郊野。
- 双屐(jī):双鞋。
- 侃侃(kǎn):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 宿约:预先的约定。
-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菜。
- 晶荧(yíng):光亮闪烁的样子。
- 龙门翁:指程颢,程敏政的祖先,程颢号龙门。
- 手泽:先人的遗物或手迹。
- 心画:指书法。
- 风霆:风雷,比喻书法的气势。
- 天馨:天上的香气,比喻高洁。
- 俛仰(fǔ yǎng):低头和抬头,比喻时间短暂。
- 月露形:比喻虚幻无常。
- 虹光:彩虹的光芒,比喻光彩夺目。
- 岩扃(jiōng):山洞的门。
- 桑海:比喻世事变迁。
- 六丁:道教中的六位丁神,常用来指代神力。
- 勒石:刻石碑。
- 锦囊:用锦缎制成的袋子,常用来装珍贵物品。
- 银瓶:银制的瓶子,比喻珍贵。
- 和铃:和谐的铃声,比喻和谐的歌声或诗句。
- 皋亭:亭子名。
- 高冥:高空。
- 黟峰(yī):山峰名。
- 沙溪:溪流名。
- 泠泠(líng):形容水声清脆。
- 典刑:典范,榜样。
- 绵邈(miǎo):遥远。
翻译
冒着雨走出城郭,沿着溪流到达郊野的林间。在幽深的竹扉下,我停下了脚步。郑家的公孙侃侃而谈,年纪虽大却依然横经据典。他笑着说我们早有约定,于是丰盛的农家饭菜摆满了庭院。家中珍藏着古代贤人的书帖,光亮闪烁。他叫仆人拂去净几上的灰尘,展示给我看,让我惊叹如同繁星般璀璨。我家的龙门翁(程颢)留下的手迹,紫阳老(朱熹)的书法气势如风雷。广汉与金华的书法,同样散发着高洁的香气。错落有致的几十字,转眼间已是三百年。这让我深感道德的导师,羞愧于那些虚幻无常的事物。与客人再次拜观,那虹光仿佛要穿透山洞的门。世事几经变迁,幸好这些珍宝未随风飘零。难道不是因为它们是稀世珍宝,需要六丁神力来保护吗?我想劝主人,刻石立碑以留新铭。收起书帖放入锦囊,回到座位打开银瓶。古今杂谈,高声吟咏却自愧不如和谐的铃声。南风轻拂,吹醒了我醉意的面庞。归心浩荡难以抑制,夕阳照亮了皋亭。众宾客起身相送,我放眼望向高空。黟峰远远矗立,沙溪水声清脆。典范并未遥远,我题诗以慰山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程敏政访问郑村郑万里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古代贤人书法艺术的敬仰。诗中,“家藏古贤帖,往往飞晶荧”等句,生动表现了书法作品的珍贵与美丽,而“感兹道德师,羞彼月露形”则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对虚幻事物的鄙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