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灯篇

· 冯琦
帝握千秋历,天开万国欢。莺花周正月,灯火汉长安。 长安正月旋玑正,万户阳春布天令。新岁风光属上元,中原物力方全盛。 五都万宝集燕台,航海梯山人贡回。白环银瓮殊方至,翡翠明珠万里来。 薄暮千门凝瑞霭,当天片月流光彩。十二楼台天不夜,三千世界春如海。 万岁山前望翠华,九光灯里簇明霞。六宫尽罢鱼龙戏,千炬争开菡萏花。 六宫千炬纷相似,星桥直接银河起。赤帝真乘火德符,玉皇端拱红云里。 灯烟散入五侯家,炊金馔玉斗骄奢。桂烬兰膏九微火,珠帘绣幌七香车。 长安少年喜宾客,驰骛东城复南陌。百万纵博输不辞,十千沽酒贫何惜。 夜深纵酒复征歌,归路曾无醉尉诃。六街明月吹笙管,十里香风散绮罗。 绮罗笙管春如绣,穷檐蔀屋寒如旧。谁家朝突静无烟,谁家夜色明于昼。 夜夜都城望月新,年年郡国告灾频。愿将圣主光明烛,普照冰天桂海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玑(jī):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
  •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 五都:指五个重要都市。
  • 燕台:指燕京,即北京。
  • 航海梯山:形容远道而来。
  • 白环银瓮:珍贵的贡品。
  • 翡翠明珠:珍贵的宝石。
  • 瑞霭(ǎi):吉祥的云气。
  • 翠华:皇帝的仪仗。
  • 九光:指多种颜色的光。
  • 鱼龙戏:古代的一种杂技表演。
  • 菡萏(hàn dàn):荷花。
  • 火德符:古代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中,火德代表南方,象征繁荣。
  • 玉皇:道教中的天帝。
  • 炊金馔玉:形容饮食的奢华。
  • 九微火:微弱的灯光。
  • 七香车:装饰华丽的车。
  • 驰骛(wù):奔走。
  • 十千:指很多钱。
  • 醉尉诃(hē):醉酒的官员。
  • 六街:指京城的街道。
  •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
  • 蔀(bù)屋:简陋的房屋。
  • 冰天桂海:指边远寒冷的地方。

翻译

皇帝掌握着千年的历法,天意开启了万国的欢庆。莺鸟和花朵在周朝的正月里,灯火在汉朝的长安城中。

长安城的正月里,天象仪器正运转,万户人家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天命布施。新年的风光属于元宵节,中原的物资力量正处于全盛时期。

五都的宝物聚集在北京,远道而来的贡品如白环银瓮、翡翠明珠。傍晚时分,千家万户都笼罩在吉祥的云气中,天上的月亮流光溢彩。

十二楼台不分昼夜,三千世界的春天如同海洋。万岁山前望见皇帝的仪仗,九彩灯光里簇拥着明亮的霞光。

六宫都停止了鱼龙戏的表演,千炬灯火争相开放如同荷花。六宫的灯火纷纷相似,星桥直通银河。

赤帝真正乘着火德的象征,玉皇端坐在红云之中。灯火散入五侯家,饮食奢华无比。

桂烬兰膏的微弱灯光,珠帘绣幌的七香车。长安的少年喜欢宾客,奔走在东城和南陌。

百万赌博输掉也不辞,十千买酒贫穷又何惜。夜深了还在纵酒征歌,归途中没有醉酒的官员呵斥。

六街的明月吹响笙管,十里的香风散落绮罗。绮罗和笙管的春天如同绣品,贫穷的屋檐下寒冷依旧。

谁家的早晨烟囱静悄悄,谁家的夜色明亮如昼。夜夜都城望月新,年年郡国报告灾情频繁。

愿将圣主的光明之烛,普照边远寒冷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长安城元宵节的热闹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节日的繁华和民间的欢乐。诗中不仅赞美了帝国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还通过对比富丽堂皇的宫廷与简陋的民居,隐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结尾处表达了对皇帝普照天下、关心民生的期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冯琦

冯琦

明山东临朐人,字用韫,一字琢庵。万历五年进士。授编修。累官礼部尚书。疏请停矿税,征还各地税监,不果。又极陈士子崇佛教之弊,请约禁。卒谥文敏。有《经济类编》、《宗伯集》。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