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谦还临淮

翩翩顾公子,天性酷嗜书。 不作纨绮态,被服若老儒。 平时数过我,芸香袭襟裾。 一朝戒行李,迢递随征车。 云赴秋试期,暂返临淮居。 由来君子心,自与列士殊。 从师读周易,日月成居诸。 纷纷百家语,涉猎乃其馀。 有才不自露,所得宁锱铢。 想见南畿秀,岿然得明珠。 谁能漱艺芳,而复味道腴。 夙志倘无爽,一荐诚区区。 春风载酒出,相送官道隅。 长歌丹桂篇,送子青云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翩翩:形容风度或文采的优美。
  • 纨绮:指华丽的服饰,这里比喻奢华的生活态度。
  • 被服:穿着。
  • 芸香:一种香草,这里指书香。
  • 襟裾:衣襟和裙裾,泛指衣服。
  • 戒行李:准备行装。
  • 迢递:遥远的样子。
  • 秋试: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称为乡试,因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试。
  • 居诸:日月,指时间。
  • 涉猎:粗略地阅读或研究。
  • 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 南畿:指南直隶,即今江苏、安徽一带。
  • 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 漱艺芳:比喻学习文学艺术。
  • 味道腴:比喻深究学问。
  • 夙志:早年的志向。
  • 区区:微小,这里指微不足道的愿望。
  • 官道隅:官道旁边。
  • 丹桂篇:指科举考试的诗文。
  • 青云衢:比喻仕途。

翻译

优雅的顾公子,天生酷爱书籍。 不展现奢华的态度,穿着像老学者。 平时多次来访我,书香扑鼻。 一旦准备行装,遥远地随车远行。 说是赶赴秋试的日期,暂时返回临淮居住。 君子的内心,自然与普通人不同。 跟随老师读《周易》,日月如梭。 众多百家的言论,只是粗略涉猎。 有才华却不自夸,所得不过微小。 可以想象南畿的才俊,如明珠般璀璨。 谁能沉浸于文学艺术,又能深究学问。 早年的志向若未改变,一荐即成微小愿望。 春风中带着酒出门,相送在官道旁。 长歌《丹桂篇》,送你走向仕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顾谦公子的高尚品质和对学问的热爱,通过对比他的朴素与学识,展现了他的非凡气质。诗中“翩翩顾公子,天性酷嗜书”直接点明了顾谦的优雅与对书籍的热爱,而“不作纨绮态,被服若老儒”则进一步以衣着来象征他的内心世界。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秋试”、“读周易”等细节,展现了顾谦的学术追求和谦逊态度。最后,诗人以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顾谦前程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是对顾谦的赞美,也是对学问和理想的颂扬。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