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熊良佐太守瑞麦嘉禾卷
城南麦浪翻云黄,两岐结秀南风凉。
城西禾稻烂如雪,异亩同颖登西场。
一年见此两奇绝,润州何幸天开祥。
有熊太守政卓异,化行千里无流亡。
使者停车喜丰稔,田父击壤歌循良。
江南前岁惊水蝗,西土今年忧旱荒。
吾君勤民屡昃食,谁乘五马悬银章。
乃知此境不易得,嘉禾瑞麦交穰穰。
荐新可以入大庙,一膳仍堪归尚方。
在古诸侯见唐叔,汉二千石推渔阳。
熊君应说偶然耳,北面稽首称天王。
荐书不久到阙下,咸美一日腾班行。
进官赐帛修故事,湛恩异数来黄堂。
郡志有图史有笔,名与东流江水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岐(qí):这里指麦穗的分叉。
- 颖(yǐng):指禾本科植物子实的外壳,这里指稻穗。
- 循良:指遵循良好的治理方式。
- 昃食(zè shí):指君王晚食,表示勤政。
- 五马:古代太守的代称。
- 银章:指官员的印章。
- 荐新:指新收获的粮食。
- 大庙:指帝王的宗庙。
- 尚方:指帝王的御膳房。
- 二千石:古代官职的俸禄等级,这里指高官。
- 稽首(qǐ shǒu):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 阙下(què xià):指朝廷。
- 班行(bān háng):指朝班的行列。
- 黄堂:指太守的官署。
翻译
城南的麦田里,麦浪翻滚,金黄一片,麦穗分叉结出美丽的秀穗,南风吹来带来凉爽。城西的稻田里,稻谷如同烂雪一般,稻穗在不同的田亩中一同成熟,收割在西场。一年中能见到这样的两种奇景,润州真是幸运,天降吉祥。有熊太守政绩卓著,他的治理使得千里之内没有流亡者。使者停下车来,欣喜于丰收,农夫们敲打着土壤,歌颂着良好的治理。江南在前年遭遇了水灾和蝗灾,西土今年担忧旱灾和荒年。我们的君王勤政爱民,常常晚食,谁是那位乘着五马,悬挂银章的太守呢?由此可知,这样的景象不易得,嘉禾和瑞麦交相辉映,丰收连连。新收获的粮食可以进献给大庙,一餐佳肴也能归入尚方。在古代,诸侯如唐叔,汉代的高官如渔阳,都是值得推崇的。熊君应该说是偶然的,但他向北跪拜,称颂天王。不久,推荐的书信将到达朝廷,一天之内,他的美名将在朝班中传扬。晋升官职,赐予帛帛,这些都是遵循旧例,深恩和异数都来自太守的官署。郡志中有图画,史书中有记载,他的名声将与东流的江水一样长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润州丰收的景象,通过麦浪翻云、禾稻如雪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天降吉祥的盛况。诗中赞颂了熊太守的卓越政绩,他的治理使得地方安宁,百姓安居乐业。通过对丰收景象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太守治理成果的肯定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美景,又体现了人文关怀,是一首优秀的颂歌。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赠李士敬锦衣借其梦中旧韵 》 —— [ 明 ] 程敏政
- 《 张廷芳李若虚二宪副及江廷诸宪佥约游西湖左时翊大参后至得联句十首时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 》 —— [ 明 ] 程敏政
- 《 峄山歌 》 —— [ 明 ] 程敏政
- 《 五月十二日公署后园偶步 》 —— [ 明 ] 程敏政
- 《 胡氏二亲南山遥祝卷 》 —— [ 明 ] 程敏政
- 《 黄坑寺 》 —— [ 明 ] 程敏政
- 《 和答吉安顾天锡太守同年 》 —— [ 明 ] 程敏政
- 《 题礼部吕秉之郎中画册 其一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