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老行

老人有家住吴中,白发被领双颧红。 南华一卷常在手,富贵过眼惊尘空。 古樗绕舍青童童,婆娑尽日心神融。 大株拥肿小拳曲,斧斤自庆逃轮工。 爨焦久惜吴山桐,霜落亦任吴江枫。 老人与樗两相契,全身绰有庄周风。 儿郎秀出芳桂丛,肯构独建诗书功。 栋梁之需固在此,致身已到明光宫。 老人迹比树屋佣,老人寿似桃源翁。 我愚安得往分席,冥冥羡彼云间鸿。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ū):一种树木,即臭椿。
  • 吴中:指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
  • 被领:披在肩上的衣服。
  • 双颧:面颊两侧的颧骨。
  • 南华:即《南华真经》,又称《庄子》。
  • 古樗:古老的臭椿树。
  • 青童童:形容树木茂盛,青翠欲滴。
  • 婆娑:形容树木枝叶纷披的样子。
  • 斧斤:斧头。
  • 逃轮工:指树木因形态奇特而免于被砍伐用作车轮。
  • 爨焦:烧焦。
  • 吴山桐:指吴地的桐木,常用于制作乐器。
  • 吴江枫:吴江的枫树。
  • 相契:相互契合,意气相投。
  • 绰有:富有。
  • 庄周风:庄子的风格或思想。
  • 芳桂丛:比喻优秀的子弟。
  • 肯构:愿意建造。
  • 明光宫:汉代宫殿名,此指朝廷。
  • 树屋佣:指在树屋中劳作的人。
  • 桃源翁:指隐居在桃源的老人,比喻隐士。
  • 冥冥:高远,深远。
  • 云间鸿:比喻高飞远翔的鸿鹄。

翻译

老人家住在吴中,白发披肩,面颊红润。 手中常拿着一卷《南华经》,富贵如同过眼云烟,空无一物。 古老的臭椿树环绕着房屋,青翠茂盛,老人整日心旷神怡。 大树枝干扭曲,小枝弯曲,庆幸自己逃过了斧头的砍伐。 久已可惜那些被烧焦的吴山桐木,任由吴江的枫叶在霜降时落下。 老人与臭椿树心意相通,全身散发着庄子的风范。 儿子们才华出众,如同芳香的桂树丛,愿意建造诗书之功。 栋梁之材的需求就在这里,他们已经到达了朝廷。 老人的足迹如同树屋中的劳作者,老人的寿命如同隐居桃源的老人。 我这个愚笨之人怎能前往分享一席之地,只能默默羡慕那些高飞远翔的鸿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吴中的老人,他白发苍苍,面色红润,生活简朴而心境宁静。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尤其与家旁的臭椿树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庄子哲学中的自然与自由。诗中通过对比老人的生活态度与世俗的富贵追求,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后代能够成才并为国家所用的欣慰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高远理想的向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