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元日闻鸡警悟一首

风雨山楼鸡喔然,一声中夜感流年。 春生柏子心枯后,香到梅花鬓雪边。 赴壑蛇难遮尾驻,脱池鱼好救头燃。 心空唯有庞居士,解得饥飧与困眠。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戌: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元日:农历新年第一天。
  • 鸡喔然:鸡鸣声。
  • 中夜:半夜。
  • 流年:流逝的岁月。
  • 柏子:柏树的果实,这里比喻坚贞不屈。
  • 鬓雪:比喻白发。
  • 赴壑蛇: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难以挽回。
  • 脱池鱼: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 庞居士:指唐代高僧庞蕴,以禅悟著称。
  • 解得:理解,懂得。
  • 饥飧:饥饿时进食。
  • 困眠:疲倦时睡眠。

翻译

在风雨交加的山楼上,鸡鸣声突然响起,半夜里一声鸡鸣让我感慨流逝的岁月。春天来临,柏树的果实成熟后心已枯萎,梅花香气触及到白发边。就像赴壑的蛇难以阻止其尾部的移动,脱出池塘的鱼急需救助。心中空无一物,只有像庞居士那样的高僧,才能真正理解饥饿时进食和疲倦时睡眠的意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山楼风雨和鸡鸣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柏子、梅花等自然意象,以及赴壑蛇、脱池鱼等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困境。最后提到庞居士,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理解生命真谛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禅意。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宁人,侨居嘉定,字孟阳,号松圆。应试无所得,折节读书。工诗善画,又通晓音律。钱谦益罢归,筑耦耕堂,邀嘉燧读书其中。阅十年返休宁,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