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襟:秋天的衣襟,比喻忧愁的心情。
- 郁不开:形容心情沉重,无法排解。
- 霜红:指红叶,这里比喻宫人的青春和美貌。
- 逝水:流逝的水,比喻时光的流逝。
- 良媒:好的媒人,这里指能够帮助宫人改变命运的人或机会。
翻译
在芭蕉环绕的庭院中独自徘徊,秋天的忧愁如衣襟般紧紧裹住,无法舒展。 若非那红叶随着霜降而飘落,流入水中消逝,深宫中的我又能依靠谁来改变命运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宫中一位宫女的孤独与无奈。诗中,“芭蕉庭院独徘徊”一句,即勾勒出了一个寂静而凄凉的场景,宫女独自一人,在芭蕉掩映的庭院中徘徊,显得格外孤寂。“一片秋襟郁不开”则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宫女的忧愁比作秋天的衣襟,紧紧裹住,无法排解,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她的内心世界。后两句“不是霜红随逝水,深宫何处托良媒”,则进一步抒发了宫女的无奈与期盼,红叶随水流逝,象征着青春的消逝,而深宫之中,她又能依靠谁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宫女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题魏宪长山水四首春景 》 —— [ 明 ] 黄仲昭
- 《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 》 —— [ 明 ] 黄仲昭
- 《 寿仙游彭大尹母孺人八十 》 —— [ 明 ] 黄仲昭
- 《 游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韵赋棹歌十首 》 —— [ 明 ] 黄仲昭
- 《 效古十九首 其七 》 —— [ 明 ] 黄仲昭
- 《 题四禽图为徐若川秋官赋海棠鸲鹆 》 —— [ 明 ] 黄仲昭
- 《 效古十九首 其十七 》 —— [ 明 ] 黄仲昭
- 《 下皋杂咏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