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和陶诗

· 童冀
生世无百年,孰究天地终。 宁知洛邑地,乃处陆浑戎。 古来遗世士,守雌知其雄。 我生七九年,始识广莫风。 朔土恒早寒,况乃岁律穷。 发春谅不远,行见星鸟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孰究:谁能够探究。
  • 洛邑:古代地名,今洛阳。
  • 陆浑戎:古代民族名,居住在洛阳一带。
  • 遗世士:指超脱世俗的人。
  • 守雌知其雄:保持柔弱而知晓刚强,出自《老子》。
  • 七九年:指作者当时的年龄。
  • 广莫风:北风,这里指北方的风。
  • 朔土:北方之地。
  • 岁律:指一年四季的循环。
  • 星鸟:星宿名,指南方朱鸟七宿。

翻译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谁能探究天地的终极? 谁知在这洛阳之地,竟居住着陆浑戎族。 自古以来那些超脱世俗的人,保持柔弱却知晓刚强。 我活了七十九年,才初次感受到北方的风。 北方之地总是早早寒冷,何况又是一年将尽。 春天的到来谅必不远,即将看到南方的星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无穷的感慨,以及对北方寒冷气候的感受和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诗中,“孰究天地终”一句,体现了对宇宙终极问题的思考,而“宁知洛邑地,乃处陆浑戎”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民族的融合。后文通过“守雌知其雄”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而“我生七九年,始识广莫风”则展现了作者对北方风情的初次体验。最后,通过对春天和星宿的期待,传达了对生命循环不息的乐观态度。

童冀

明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 3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