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铗(jiá):长剑。
- 萧然:形容冷清、凄凉。
- 岁华:岁月的光华,指时间。
- 心事:内心的思绪或忧虑。
- 暮钟:傍晚的钟声,常用来象征日暮或岁末。
- 谁谓:谁说。
- 春风近:春天的气息即将到来。
- 三更:夜晚的第三更,约晚上11点到1点。
- 隔年:指新年,即春节。
翻译
闭门在家,寒意充满了床榻,长剑和凄凉的氛围共同存在。 家中数口人,客居千里之外,一家人分隔两地。 岁月的光华在流水上流转,内心的思绪在傍晚的钟声前徘徊。 谁说春天的气息已经近了,三更时分,新年还未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闭门寒满榻,长铗共萧然”通过寒冷的床榻和凄凉的氛围,传达出诗人的孤寂与无奈。“数口客千里,一家人两天”则巧妙地表达了家人分隔两地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岁华流水上,心事暮钟前”以流水和暮钟为象征,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结尾“谁谓春风近,三更是隔年”则巧妙地点出了除夕之夜的特殊意义,即虽然春天即将到来,但新年还未正式开始,增添了一丝期盼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