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陈宪副赠原都宪用祁主事韵
方岳当齐鲁,行台正百官。
元臣加节钺,宠命出金銮。
河内仍留寇,荆州幸识韩。
冰霜归政府,风月在诗坛。
展也才兼德,猗欤猛济宽。
持平良独易,负重岂辞难。
蔀屋光还照,阴崖气不寒。
盘根资利器,凋瘵藉灵丹。
囹圄经年净,苞苴绝夜干。
泰山崇地位,渤海息波澜。
王事劳行役,亲闱阙问安。
暂辞东土镇,归奉北堂欢。
天上颁鸾诰,庭前拜翠冠。
瑞萱明绣闼,慈竹荫雕阑。
莱彩情方洽,潘舆兴未残。
乡闾夸昼锦,人吏候归鞍。
绣斧欣重睹,湖山为改观。
樗才叨部属,风裁仰云端。
久荷箴规切,都将肺腑刊。
咏歌追吉甫,付与史官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岳:指地方上的重要官员。
- 行台:古代中央政府派出的临时机构,处理地方事务。
- 节钺:古代授予将领的象征权力的物品,这里指权力。
- 金銮:指皇宫。
- 河内:地名,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
- 荆州:地名,今湖北省荆州市。
- 冰霜:比喻清廉严正。
- 政府:指中央政府。
- 诗坛:指文学界。
- 猗欤:表示赞美或感叹的语气词。
- 持平:保持公正。
- 蔀屋:指简陋的房屋。
- 阴崖:阴暗的山崖。
- 盘根:比喻问题的复杂难解。
- 凋瘵:指衰败和疾病。
- 苞苴:指贿赂。
- 泰山:山名,比喻地位崇高。
- 渤海:海名,比喻问题的严重性。
- 王事:指国家大事。
- 亲闱:指家庭。
- 东土:指东方地区。
- 北堂:指家中的长辈。
- 鸾诰:指皇帝的诏书。
- 瑞萱:指吉祥的花草。
- 慈竹:指慈爱的象征。
- 莱彩:指古代官员的服饰。
- 潘舆:指舒适的车辆。
- 绣斧:指官员的服饰。
- 湖山:指自然景观。
- 樗才:自谦之词,指自己的才能平庸。
- 风裁:指风范和裁决。
- 箴规:指劝诫和规范。
- 肺腑:指内心深处。
- 吉甫:指古代贤人。
翻译
地方上的重要官员在齐鲁之地,行台正统领百官。元老加封节钺,荣耀的命令出自皇宫。河内仍有寇贼,幸好在荆州认识了韩。冰霜般的清廉归于政府,风月般的诗意在文学界。真是才能与德行兼备,啊,勇猛与宽容并济。保持公正确实容易,承担重任怎能推辞难。简陋的房屋也被光照亮,阴暗的山崖也不再寒冷。复杂的难题依靠利器解决,衰败和疾病依靠灵丹妙药。监狱经年干净,贿赂在夜晚也绝迹。泰山般的地位崇高,渤海般的波澜平息。国家大事劳心劳力,家中长辈缺少问候。暂时离开东方地区,回归家中长辈的欢乐。天上的皇帝诏书颁发,庭前拜见翠冠。吉祥的花草照亮绣房,慈爱的象征荫庇雕栏。穿着官员服饰的情感正浓,舒适的车辆兴致未减。乡里夸赞白天的锦绣,人吏等候归来的马鞍。官员的服饰欣然重见,湖山因此改观。平庸的才能叨扰部属,风范和裁决仰望云端。长久以来受到劝诫和规范的切磋,都将内心深处刻画。咏歌追随古代贤人,交付给史官观看。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地方官员的德行与才能,以及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成就。诗中通过对比“冰霜”与“风月”,“持平”与“负重”,展现了官员的清廉公正和勇于担当。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官员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整体上,诗歌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官员高尚品质的崇敬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题同寅洪宪副文坛风月卷次韵次李若虚韵 》 —— [ 明 ] 黄仲昭
- 《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六 》 —— [ 明 ] 黄仲昭
- 《 题宋宗室郯勤孝王墓樟树图二首 》 —— [ 明 ] 黄仲昭
- 《 寿仙溪李朴庵夫妇七十次陈待征郎中韵 》 —— [ 明 ] 黄仲昭
- 《 谒南安道源堂再用前韵 》 —— [ 明 ] 黄仲昭
- 《 江湖壮游和李侍御尚絅韵 》 —— [ 明 ] 黄仲昭
- 《 游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韵赋棹歌十首 》 —— [ 明 ] 黄仲昭
- 《 客中秋夜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