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侍御还朝二首

休蒲风采重明廷,又见花骢指帝京。 三辅澄清需揽辔,九流人物待持衡。 能无广论嗣公叔,夙有昌言轶更生。 野史若为光祖道,祗凭班管纪勋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休蒲:指停止蒲柳,即不再隐居。蒲柳,比喻隐居之地。
  • 花骢:指装饰华丽的马,这里比喻刘侍御。
  • 三辅: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揽辔:牵住马缰,比喻掌握政权。
  • 九流人物:指各方面的杰出人才。
  • 持衡:保持平衡,这里指公正评价人才。
  • 嗣公叔:继承公叔的遗志。公叔,古代贤臣。
  • 昌言:正直的言论。
  • 轶更生:超越前人。轶,超越;更生,再生,这里指前人。
  • 野史:指非官方的历史记载。
  • 班管:指笔,这里比喻记录历史。

翻译

不再隐居,风采依旧显赫于明廷,又见装饰华丽的马指向帝京。 京城及其周边地区需要你来掌握政权,各方面的杰出人才等待你公正评价。 希望能够继承公叔的遗志,长久以来有正直的言论超越前人。 若非官方的历史记载能光大你的道路,就凭这支笔记录你的功勋和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董其昌送别刘侍御回朝的作品,表达了对刘侍御的期望和赞美。诗中,“休蒲风采重明廷”一句,既表明了刘侍御不再隐居,重新回到朝廷,又赞美了他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后几句则通过对刘侍御的期望,展现了他对国家政治和人才选拔的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刘侍御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