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关讲学示诸生

南域精华回岭海,白云情色照仙城。 烘花日暖蔷薇丽,掠燕风生杨柳轻。 定坐已忘尘俗念,咏歌犹浃冠童情。 千年遗范瞻先哲,万古斯文畏后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关:指天上的关隘,这里比喻学问的高深境界。
  • 精华:指事物的最优秀、最重要的部分。
  • 回岭海:回旋于山岭和海洋之间,形容地域广阔。
  • 白云情色:白云的景象,情色指景象的美好。
  • 烘花日暖:阳光温暖,使花朵更加艳丽。
  • 掠燕风生:燕子飞掠,风随之而生,形容春天的生机勃勃。
  • 定坐:静坐,指专心致志。
  • 尘俗念:世俗的念头。
  • 咏歌:吟咏诗歌。
  • 浃冠童情:浃,渗透;冠童,指青少年。意为诗歌的情感深深渗透到青少年的心中。
  • 遗范:遗留下来的典范。
  • 先哲:古代的贤人。
  • 万古斯文:斯文,指文化、学问;万古,永远。意为学问是永恒的。
  • 畏后生:敬畏后来的学者。

翻译

南方的精华在岭海间回旋,白云的美景照耀着仙城。 温暖的阳光使蔷薇更加艳丽,燕子飞掠,春风轻拂杨柳。 静坐已忘却世俗的杂念,吟咏诗歌,情感深入青少年的心。 千年之前的典范让我们瞻仰先哲,万古流传的学问让我们敬畏后来的学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方山海的壮丽景色,以及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烘花日暖”和“掠燕风生”等生动描绘,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定坐已忘尘俗念”一句,表达了通过静坐学习,忘却世俗杂念,追求精神净化的境界。结尾“千年遗范瞻先哲,万古斯文畏后生”则强调了对学问的尊重和对后学的期望,体现了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人文之思。

杨起元

明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 2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