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袍

· 黄衷
青霞叠叠越罗香,落手并刀定短长。 结束不妨同楚制,抬揌真见别儒章。 葳蕤巧对团花缝,淩乱偏欺锁甲光。 三尺玉龙应自许,试看谈笑靖炎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霞:青色的云霞,这里形容战袍的颜色。
  • 越罗:越地产的丝绸,质地轻薄,这里指战袍的材质。
  • 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著称。
  • 结束:这里指战袍的穿戴。
  • 楚制:楚地的服饰风格。
  • 抬揌:整理衣物的动作。
  • 儒章:儒生的服饰,这里指与儒生服饰不同的战袍。
  • 葳蕤:形容花纹繁复华丽。
  • 团花:圆形的花纹。
  • 淩乱:错落不齐的样子。
  • 锁甲:锁子甲,一种古代的铠甲。
  • 玉龙:指宝剑,因其形似龙,故称。
  • 炎方:南方炎热之地,这里指战场。

翻译

青霞般的色彩叠叠交织,越罗的香气四溢,落手用并刀一量,定下了战袍的短长。 穿戴整齐不妨模仿楚地的风格,整理时真能看出与儒生服饰的不同。 繁复华丽的花纹巧妙地缝制在战袍上,错落不齐的图案偏要与锁甲的光泽相抗衡。 三尺长的宝剑自是应得的美誉,试看我谈笑间便能平定南方的战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战士的战袍及其英勇的形象。诗中,“青霞叠叠”与“越罗香”形容了战袍的华丽与高贵,而“并刀定短长”则显示了战士的严谨与细致。通过“楚制”与“儒章”的对比,突出了战袍的独特与战士的非凡。最后,“玉龙”与“谈笑靖炎方”展现了战士的自信与英勇,预示着他在战场上的胜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战士的赞美与对战争的豪情。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