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董约山访予高峣海庄胜言寻甸山水之嘉即事

· 杨慎
使君高谊薄尘寰,邀我寻春慰旅颜。 不是蟠胸多磊落,那知绝域有江山。 玉杯家学曾亲炙,琼树风流许重攀。 画戟清香延坐久,村孤城远漏声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守:古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或县长。
  • 董约山:人名,太守的名字。
  • 高峣海庄:地名,可能是作者的居所。
  • 胜言:美好的言辞,赞美之词。
  • 寻甸:地名,位于今云南省。
  •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里指董约山。
  • 薄尘寰:轻视尘世,意指超脱世俗。
  • 蟠胸:胸怀广阔。
  • 磊落:正直坦率。
  • 绝域:边远之地。
  • 玉杯家学:指家族中的学问或文化传统。
  • 亲炙:亲自受到熏陶或教诲。
  • 琼树:比喻才德出众的人。
  • 画戟:古代兵器,这里可能指装饰华丽的门戟,象征官宦之家。
  • 清香:这里可能指文雅的氛围或香气。
  • 延坐:邀请坐下,留客。
  • 村孤城远:形容地方偏僻,远离繁华。
  • 漏声闲:漏声指古代计时器滴水的声音,闲指宁静。

翻译

太守董约山来访我于高峣海庄,赞美寻甸的山水之美,我即兴作诗。 使君您的高尚情谊超越了尘世,邀请我一同寻春,慰藉我旅途的容颜。 如果不是胸怀广阔、正直坦率,怎能知道边远之地也有如此美丽的江山。 我曾亲受家族学问的熏陶,如今又有幸与才德出众的人重逢。 在华丽的门戟和文雅的氛围中久坐,村中的孤城远离尘嚣,只有计时器的滴水声在宁静中响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太守董约山高谊的感激,以及对寻甸山水之美的赞美。诗中,“使君高谊薄尘寰”一句,既赞扬了董约山的超凡脱俗,也表达了作者对其深厚情谊的珍视。后文通过对“蟠胸多磊落”和“绝域有江山”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和对边远地区自然美景的欣赏。最后几句则描绘了与董约山相聚的场景,以及周围宁静的环境,体现了作者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