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倡和二首

· 黄衷
谩以荣途羡特科,圣朝贤俊各蒐罗。 文章嘉祐今还变,名价司空旧不讹。 苍棘盘云秋夜杳,皓珠呈月霁烟多。 登明况是澄清手,吾道端凭挽注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àn):空泛,不切实际。
  • 荣途:指仕途,官场。
  • 特科:特别选拔的科目,这里指通过特别考试选拔人才。
  • 蒐罗 (sōu luó):搜集,搜罗。
  • 嘉祐:指宋仁宗的年号,这里泛指古代。
  • 名价:名声和价值。
  • 司空:古代官职,这里指古代的评价标准。
  • (é):错误。
  • 苍棘:青色的荆棘,比喻艰难的环境。
  • 皓珠:明亮的珍珠,比喻美好的事物。
  • 霁烟:雨后天晴的烟雾。
  • 登明:选拔贤明之人。
  • 澄清手:指有能力澄清混乱、治理国家的人。
  • 吾道:我的主张或信仰。
  • 挽注河:比喻引导或改变社会风气。

翻译

空泛地羡慕那些通过特别考试进入仕途的人,其实圣明的朝代已经广泛搜罗了各种贤才和俊杰。古代的文章和名声价值至今仍在变化,但古代的评价标准从未出错。在青色荆棘盘绕的云中,秋夜显得遥远而深邃;明亮的珍珠和月亮相映,雨后天晴的烟雾缭绕。选拔贤明之人,他们是有能力澄清混乱、治理国家的,我的主张正是依靠他们来引导和改变社会风气。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选拔人才的看法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诗中,“谩以荣途羡特科”一句,既表达了对特科选拔的看法,也暗示了对广泛搜罗人才的肯定。后文通过对“苍棘”与“皓珠”的对比,描绘了艰难与美好的并存,强调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追求美好。最后,通过对“登明”和“澄清手”的赞美,表达了对有能力改变社会风气的人才的期待,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坚定信念。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