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坦至京见怀次韵奉答

· 黄衷
古梅清瘦作花迟,背立闲堂咏竹枝。 绝域关河黄耳隔,旧园风露白鹇知。 几从妙月追谈韵,敢向横参儗见期。 爱士不妨如考牧,满郊云锦画中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坦: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黄衷:明代诗人,此处为作者名。
  • 清瘦:形容梅树枝干细长,不丰腴。
  • 闲堂:安静的厅堂。
  • 竹枝:指竹枝词,一种流行于民间的歌谣形式。
  • 绝域:极远的地方。
  • 关河:关隘和河流,泛指边疆。
  • 黄耳:指黄狗,古代传说中能传递信息的狗。
  • 白鹇:一种鸟,这里可能指白色的鸟,象征着纯洁或远方的消息。
  • 妙月:美好的月份,可能指某个特定的月份或美好的时光。
  • 横参:横斜的参星,参星斜挂天空,常用来形容夜深。
  • 儗见期:期待相见的时间。
  • 考牧:考察牧民,这里可能指考察或关心民众。
  • 云锦:形容云彩如锦绣,美丽绚烂。

翻译

古老的梅树显得清瘦,花开得也晚,我站在安静的厅堂中吟咏着竹枝词。 极远的边疆关河阻隔了黄狗传递消息,而旧日园中的风露只有白鹇知晓。 我多次在美好的月份里追忆谈论的韵味,怎敢向横斜的参星期待相见的日期。 爱士不妨像考察牧民那样,满眼是如画中诗般的云锦般的美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梅、闲堂、竹枝词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怀旧的氛围。诗中“绝域关河”与“旧园风露”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旧时光的思念。末句以“云锦”比喻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