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宰致政
纷纷车马出都门,共道虞廷仪凤今。孤骞大臣一身善,终始青史百世垂。
兰荪古人行道借,名位实似浮云非。我贵四时代谢理,自然那得功成不身退。
猗欤杨公今得之,主恩缱绻不可縻。七年正色掌邦治,十疏乞骸归海湄。
惟公令德原孝友,厥德如渊福如阜。一心要回世界还淳风,道率平常令可久。
救世之利那有全,虽云中正等是偏。世界即如推屋壁,东倒西推仍倒边。
只有天公善张主,阴阳不得长寒暑。太皞竣事祝融来,玄冥继政蓐收去。
公知此道复能行,疏身霄汉何冥冥。昼承三接君恩重,年老一朝臣义明。
爱身便是爱社稷,天下本身以为则。宇宙何人不爱身,善与不善存乎识。
猗欤公全三达尊,此举可为万世式。国子先生无马骑,不能出门望行麾。
忆公高谈壮公举,援笔纪事还成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骞(qiān):独自飞翔,比喻高洁独立。
- 兰荪(sūn):兰草和荪草,比喻高洁的品德。
- 缱绻(qiǎn quǎn):形容情意缠绵,难舍难分。
- 乞骸(hái):请求退休,让身体得以安息。
- 淳风:淳朴的风气。
- 太皞(hào):古代传说中的东方之神,代表春季。
- 祝融:古代传说中的火神,代表夏季。
- 蓐收(rù shōu):古代传说中的西方之神,代表秋季。
- 三达尊:指天、地、人三者的尊贵。
翻译
车马纷纷离开都城的大门,大家都说虞舜时代的凤凰今天又出现了。独自飞翔的大臣品德高尚,他的事迹将永远载入史册。
兰草和荪草是古人行道时借以比喻的,名位其实就像浮云一样不实在。我尊贵是因为四时的更替有其道理,自然而然地,功成之后就要身退。
啊,杨公今天做到了这一点,主上的恩情深厚难以割舍。七年来他正直地治理国家,十次上疏请求退休回到海边。
杨公的美德源于他的孝友之心,他的德行深如渊,福祉广如山。他一心想要恢复世界的淳朴风气,他的道是平常而持久的。
救世的利益哪有完全的,即使中正也难免有偏颇。世界就像推倒的墙壁,东倒西歪终究还是会倒。
只有天公善于主持,阴阳不会长久地寒暑。太皞完成使命后祝融来接替,玄冥继任后蓐收离去。
杨公明白这个道理并能实行,他的身影高耸入云。白天接受三次接见,君恩深重,年老时一朝表明臣子的忠诚。
爱惜自己就是爱惜国家,天下以自身为法则。宇宙中哪有人不爱惜自己,善与不善在于见识。
啊,杨公完全体现了三达尊,这一举动可以为万世所效仿。国子先生没有马骑,不能出门远望行军的旗帜。
回忆杨公的高谈阔论和他壮举,拿起笔来记录这些事还写成了诗。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杨太宰的高洁品德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通过比喻和象征,诗人描绘了杨太宰的孤高与清廉,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诗中“兰荪古人行道借”等句,体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臣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杨太宰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和道德风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