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才伯

· 杨慎
泛泛东行舟,迢迢南渭流。 沦波环楚壤,脉别引丹丘。 竹屿临湘烟,枫门映离日。 金节斗边来,青翰天上出。 分圭剪桐底,鸣珂衣锦乡。 江干旋露盖,海曲卸云装。 西岸搴芙蓉,东周折杨柳。 燕喜拜华堂,鸾讴献春酒。 握兰五夜直,采萧三秋期。 跂予饥渴想,迟尔琼树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泛泛:形容船行平稳的样子。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 沦波:水波。
  • 楚壤:楚地的土地。
  • 丹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竹屿:长有竹子的小岛。
  • 湘烟:湘江上的雾气。
  • 枫门:枫树成荫的门户。
  • 离日:夕阳。
  • 金节:古代使者所持的符节。
  • 青翰:青色的船。
  • 天上出:比喻船只如从天而降。
  • 分圭:古代诸侯分封时所赐的玉器。
  • 剪桐:剪裁桐叶,比喻分封。
  • 鸣珂:珂是马勒上的装饰物,鸣珂指贵族出行时马勒上的珂声。
  • 衣锦乡:穿着锦衣的故乡,比喻荣归故里。
  • 江干:江边。
  • 旋露盖:旋转的伞盖。
  • 海曲:海边弯曲的地方。
  • 卸云装:比喻船只靠岸,如云朵降落。
  • (qiān):拔取。
  • 芙蓉:荷花。
  • 折杨柳:古代送别时常折杨柳枝表示惜别。
  • 燕喜:燕子欢快的样子,比喻喜庆。
  • 华堂:华丽的厅堂。
  • 鸾讴:鸾鸟的歌声,比喻美好的音乐。
  • 春酒:春天的酒。
  • 握兰:手持兰花,比喻高洁。
  • 五夜直:五更时分值班。
  • 采萧:采摘艾草,古代有在秋季采摘艾草的习俗。
  • 三秋期:指秋季的三个月。
  • 跂予:踮起脚尖盼望。
  • 迟尔:等待你。
  • 琼树枝:比喻美好的事物。

翻译

平稳地向东行驶的船只,沿着遥远的南渭河流前行。水波环绕着楚地的土地,分支引导向神仙居住的丹丘。竹子小岛临近湘江的雾气,枫树成荫的门户映照着夕阳。金色的符节从斗边来,青色的船只如从天而降。在分封的仪式中,马勒上的珂声响起,穿着锦衣荣归故里。江边旋转的伞盖,海边弯曲处船只如云朵降落。西岸拔取荷花,东周折下杨柳枝。燕子在华丽的厅堂欢快地飞舞,鸾鸟的歌声献上春天的美酒。手持兰花在五更时分值班,采摘艾草在秋季的三个月。踮起脚尖盼望,等待你带来美好的事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深情与期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与美丽,以及对友人的不舍与期盼。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景物和传统文化元素,如竹屿、湘烟、枫门、离日等,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