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可久

· 虞堪
漂泊风尘际,相逢湖水浔。 繄君正哀愤,而我且狂吟。 禾黍感行役,蓼莪思孝忱。 忧来无复道,端处和鸣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漂泊:(piāo bó)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居所。
  • 风尘:比喻旅途劳顿或世俗的纷扰。
  • 湖水浔:(xún)湖边。
  • :(yī)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 哀愤:悲伤和愤怒。
  • 狂吟:放声吟咏,形容诗兴大发。
  • 禾黍:泛指庄稼,这里指对农事的关心。
  • 行役:因公务而长途跋涉。
  • 蓼莪:(liǎo é)《诗经》中的一篇,表达孝子思亲之情。
  • 孝忱:孝顺的诚意。
  • 和鸣琴:和谐的琴声,比喻心境平和。

翻译

在四处流浪、尘世纷扰之际,我们偶然在湖边相遇。你正处于悲伤和愤怒之中,而我则沉浸在诗兴大发的狂吟之中。我对农事的关心和对长途跋涉的感慨,以及对《蓼莪》中孝子思亲之情的思念,都涌上心头。忧愁来临,我无法言说,只能静坐弹琴,以求心境的平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漂泊中的孤独与哀愁,以及与友人相遇时的复杂情感。诗中,“漂泊风尘际”描绘了诗人四处流浪的生活状态,而“相逢湖水浔”则带来了短暂的慰藉。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哀愤”与“狂吟”的对比,展现了其情感的起伏。结尾的“和鸣琴”则是诗人寻求内心平静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其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虞堪

元末明初苏州府长洲人,字克用,一字胜伯。元末隐居不仕。家藏书甚富,手自编辑。好诗,工山水。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卒官。有《希澹园诗集》。 ► 3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