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佩:古代官员佩戴的玉佩,行走时发出声响。
- 珊珊:形容玉佩声清脆悦耳。
- 稽古:研究古籍,探讨古代文化。
- 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dú):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 燕石:燕地的石头,比喻不值钱的东西被当作宝贝。
翻译
西出长安的城门,漫步在悠长的长安道上。 官员们身上的玉佩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们下朝时太阳还未升起。 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互相邀请,共同研究古籍,探讨学问。 小儒的学问不值得追求,大儒的境界又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有些人买下了木匣却退还了珍珠,把普通的燕石当作宝贝珍藏。 直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万物才开始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文人杨起元对学问追求的思考。诗中通过“鸣佩何珊珊”和“朝下日犹早”描绘了清晨官员下朝的场景,而“同心各相招,稽古共探讨”则展现了文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买椟还珠”和“燕石以为宝”的比喻,讽刺了那些不识真才实学的人。最后,“白日升东方,万象始分晓”象征着真理和智慧的显现,也表达了诗人对真正学问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