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封君

· 黄衷
平生缨冕等流尘,湖海曾闻遁俗身。 幕下恨无唐处士,冢前惊见宋诗人。 书斋直闭黄鹂晓,茶灶空馀白芷春。 谁貌梅花行乐影,豸冠方换紫纶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缨冕(yīng miǎn):古代官员的帽子和系帽的带子,这里指官职。
  • 流尘:飞扬的尘土,比喻过去的荣耀已成过去。
  • 遁俗:隐居避世。
  • 幕下:指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
  • 唐处士:指唐代隐士。
  • 冢前:坟墓前。
  • 宋诗人:指宋代的诗人。
  • 茶灶:煮茶的小炉。
  • 白芷(bái zhǐ):一种香草,这里指春天的气息。
  • :描绘,形容。
  • 豸冠(zhì guān):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官职。
  • 紫纶巾(zǐ guān jīn):紫色的头巾,这里指隐士的服饰。

翻译

一生中的官职荣耀如同飞扬的尘土,已成过去,湖海之间曾传闻有隐居避世之身。 在幕府之下遗憾未见唐代隐士,坟墓前却惊讶地见到宋代诗人。 书斋直闭,黄鹂鸣晓,茶灶空余,白芷春香。 谁能描绘出那行乐的梅花影,从官帽换成紫色的隐士头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逝去荣耀的淡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缨冕等流尘”一句,即是对过去官职荣耀的淡化,而“湖海曾闻遁俗身”则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羡慕。后联通过对书斋、茶灶的描绘,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结尾的“豸冠方换紫纶巾”更是直接表达了从官场到隐逸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