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筠涧先生

· 解缙
逐鹿兵还郊鼎移,故家风节似君稀。 山河百二还真主,泉石东南隐少微。 黄菊花时高士醉,青门瓜熟故侯归。 九原若遇余豳国,犹话孤城未解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逐鹿:比喻争夺天下。
  • 兵还:军队返回。
  • 郊鼎移:指政权更迭。
  • 故家:指有声望的旧家族。
  • 风节:风骨和气节。
  • 百二:形容山河险固之地。
  • 真主:指真正的君主。
  • 泉石:指隐居之地。
  • 少微:星名,比喻隐士。
  • 黄菊花时:指秋季。
  • 高士:指隐士或高人。
  • 青门瓜:指隐士的田园生活。
  • 故侯归:指旧时的贵族或官员归隐。
  • 九原:指墓地。
  • 余豳国:指作者自己。
  • 孤城:指被围困的城市。
  • 未解围:指围困未解除。

翻译

战乱结束,政权更迭,像您这样保持家族风骨和气节的人已经很少了。 山河险固之地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君主,您在东南的隐居之地也显得更加幽静。 秋天黄菊盛开时,您这位高士沉醉其中,就像青门种瓜的故侯一样归隐田园。 如果在墓地相遇,我还会向您诉说那座孤城至今未解的围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政权更迭后的社会景象,赞美了筠涧先生坚守风骨和气节的高尚品质。诗中运用了“逐鹿”、“郊鼎移”等历史典故,以及“黄菊花时”、“青门瓜”等自然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人的怀念。最后两句以假设的口吻,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深情。

解缙

解缙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绅。解纶弟。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深为太祖爱重。尝上万言书,陈述“政令数改,刑罚太繁”之弊,渐为帝所厌,改御史。旋以年少为借口,令回家修学。太祖崩,赴京奔丧,以违诏旨谪河州卫吏。用荐召为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预机务。又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永乐八年,奏事入京,时帝北征,谒太子而还,遂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 4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