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绣衣按交

· 解缙
虬髯白舄绣衣郎,骢马南巡古越裳。 城郭新开秦郡县,山河元是汉金汤。 天连铜柱蛮烟黑,地接朱崖海气黄。 莫说炎荒冰雪少,须令六月见飞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虬髯 (qiú rán):蜷曲的胡须,特指颊须。
  • 白舄 (bái xì):白色的鞋子。
  • 绣衣郎:指穿着华丽衣服的官员。
  • 骢马 (cōng mǎ):青白色的马,今名菊花青马。
  • 越裳:古代南方的一个国名,这里泛指南方边远地区。
  • 金汤 (jīn tāng):金属造的城,沸水流淌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险固。
  • 铜柱:古代南方边疆的标志。
  • 朱崖:古代地名,位于今海南省,这里泛指南方沿海地区。
  • 炎荒:指南方炎热荒远之地。

翻译

虬髯白鞋的绣衣官员,骑着青白色的马南巡古老的越裳。 城郭新开辟如同秦时的郡县,山河依旧是汉代的坚固城池。 天空连着南方的铜柱,蛮地的烟雾黑沉沉,地界接近朱崖,海边的气息黄浊。 不要说炎热的荒野冰雪稀少,应当让六月也能见到飞舞的霜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官员南巡的场景,通过对南方边远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现了南方的荒凉与辽阔。诗中“虬髯白舄绣衣郎”形象生动,描绘了官员的威严与风采。后句通过对“秦郡县”、“汉金汤”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末句“须令六月见飞霜”则带有一定的夸张和寓意,暗示着即使在炎热的南方,也要有严明的法治和清廉的政治,如同六月飞霜,令人警醒。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南方的自然风貌,又隐含了对治理边疆的期望。

解缙

解缙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绅。解纶弟。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深为太祖爱重。尝上万言书,陈述“政令数改,刑罚太繁”之弊,渐为帝所厌,改御史。旋以年少为借口,令回家修学。太祖崩,赴京奔丧,以违诏旨谪河州卫吏。用荐召为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预机务。又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永乐八年,奏事入京,时帝北征,谒太子而还,遂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 4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