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缙
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 为国为民皆丝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砍伐。
  • 枝柯:树枝。
  • 丝汝:指桑树,因为桑叶可以养蚕,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
  • 笙歌:音乐和歌唱,这里指欢乐的场景。

翻译

一年两次砍伐树枝,万木之中桑树的辛劳最多。 为了国家和人民,桑树贡献了丝线, 却让桃树和李树在欢乐的音乐中享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桑树与桃李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桑树默默奉献精神的赞美。桑树虽然承受着频繁的砍伐,但它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了重要的蚕丝资源,而桃李则无需承担这样的辛劳,只需在春日里享受人们的赞美和欢乐。诗中“为国为民皆丝汝”一句,深刻揭示了桑树的价值和牺牲,而“却教桃李听笙歌”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桑树的默默无闻和桃李的轻松自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勤劳奉献精神的崇高敬意。

解缙

解缙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绅。解纶弟。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深为太祖爱重。尝上万言书,陈述“政令数改,刑罚太繁”之弊,渐为帝所厌,改御史。旋以年少为借口,令回家修学。太祖崩,赴京奔丧,以违诏旨谪河州卫吏。用荐召为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预机务。又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永乐八年,奏事入京,时帝北征,谒太子而还,遂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 4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