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公住东隐

山水谁不爱,顾乏能游人。 浙中本多胜,石秀而泉淳。 向者虽一到,终是居官身。 抱官游山水,味自不相亲。 今子遂当往,我亦解朝绅。 相从岩谷里,以子为依因。 子有旧草履,我有新葛巾。 滴泉与片石,务搜天所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净公:指诗中的“子”,即作者的朋友。
  • 东隐: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一个隐居的地方。
  • 顾乏:顾及而感到缺乏。
  • 能游人:能够真正游赏山水的人。
  • 浙中:指浙江地区。
  • 石秀而泉淳:石头美丽,泉水清澈。
  • 向者:以前。
  • 居官身:担任官职的身份。
  • 抱官游山水:带着官职的身份去游赏山水。
  • 味自不相亲:感觉自然不会亲近。
  • 解朝绅:解下朝服,指不再担任官职。
  • 相从:一起。
  • 依因:依靠,依托。
  • 旧草履:旧的草鞋。
  • 新葛巾:新的葛布头巾。
  • 务搜天所珍:努力寻找天赐的珍宝,这里指寻找自然美景。

翻译

谁不爱山水之美,只是我缺乏真正能游赏山水的心境。浙江地区本就多美景,石头美丽,泉水清澈。虽然以前也曾去过一次,但那时我还在担任官职。带着官职的身份去游赏山水,自然感觉不会亲近。

现在你即将前往东隐,我也已经解下了朝服,不再担任官职。我们可以一起在岩谷中,以你为依托。你有旧草鞋,我有新葛巾,我们一起滴水寻石,努力寻找天赐的珍宝。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真正游赏山水心境的向往。诗中,作者通过对比自己以往担任官职时的游赏经历和现在解职后的心境,强调了放下世俗身份,以纯粹的心态去亲近自然的重要性。最后,作者与朋友相约在岩谷中寻找自然之美,展现了他们追求心灵自由和自然之美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杨循吉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君谦。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好读书,每得意则手舞足蹈,不能自禁,人称“颠主事”。以多病,致仕居支硎山下,课读经史。性狷介,胸襟狭隘,好持人短长。武宗南巡至南京,召赋《打虎曲》称旨,令改武人装,随从左右,常使为乐府、小令,以俳优待之。循吉以为耻而辞归。晚年落寞,更坚癖自好。有《松筹堂集》及杂著多种。 ► 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