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元日用壬午韵

· 顾清
欹枕残宵万迹陈,白头那复笑陈人。 书囊上下三千岁,甲子依稀四百辰。 冠剑此时天上会,湖山前日梦中春。 涓流钜海无穷意,俯仰乾坤只病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欹(qī)枕:斜靠在枕上。
  • :呈现、陈列。
  • 陈人:旧人,这里指过去的自己。
  • 书囊上下三千岁:指读书涵盖的历史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
  • 甲子: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法,这里指岁月。
  • 冠剑:古代官员的服饰和佩剑,这里指代官员。
  • 钜(jù)海:大海。

翻译

斜靠在枕上,残夜中各种往事呈现眼前,我已白发苍苍,哪还能嘲笑过去的自己。读书所涉上下三千年,岁月仿佛已过四百个干支轮回。此时官员们在天庭聚会,前些日子梦中的湖山如同春天一般。细小的水流汇入浩瀚大海,那是无穷的意境,而我在天地间俯仰,只有这多病的身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癸未元日(春节)时用壬午年的韵所作。诗的首联通过“欹枕残宵”描绘出一种寂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颔联中“书囊上下三千岁”体现了作者的学识渊博,“甲子依稀四百辰”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颈联以“冠剑此时天上会”想象官员们的盛会,“湖山前日梦中春”则描绘出美好却如梦境般的湖山景色,形成一种虚实对比。尾联“涓流钜海无穷意”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万物的思考,而“俯仰乾坤只病身”则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无奈和身体的衰弱。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复杂,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同时还蕴含着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