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祝词

勋业金縢冠古今,擎天八干自成林。 尧风扇岳千寻壮,舜海归河万载深。 已见升平登乐国,长忻诵祷得秋心。 汾阳五福疑还缺,阆苑神仙讵可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縢(téng):指用金属绳索封存的重要文件或物品,这里指重大的功绩和荣誉。
  • 擎天八干:形容树木高大挺拔,可支撑天空,这里比喻平南王的伟大功绩和崇高地位。
  • 尧风:像尧帝那样的仁风。
  • 扇岳:吹动山岳,形容风的力量强大。
  • 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
  • 舜海:像舜帝那样的德海,这里指广阔的恩德。
  • 归河:流入河流,象征着恩德的传播和延续。
  • 升平:太平。
  • 乐国:安乐的地方。
  • 秋心:秋日的心情,通常指忧愁、思念或平静的心境,这里指对国家和人民的祝福和祈愿之心。
  • 汾阳:指唐代名将郭子仪,因被封为汾阳郡王,这里借指平南王,意为希望平南王拥有像郭子仪一样的福气。
  • 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 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翻译

平南王的功勋业绩如用金縢封存般冠绝古今,他的伟大如同撑起天空的高大树木自然形成树林。尧帝般的仁风吹动山岳,使其雄伟壮丽,舜帝般的德海归入河流,其恩泽万载深厚。已经看到天下太平,登上安乐之境,长久地欣喜于诵读祈祷而获得祝福祈愿之心。像汾阳郡王郭子仪那样的五福似乎还有所欠缺,神仙居住的阆苑又怎能轻易寻到。

赏析

这首诗是对平南王的赞颂。诗中用“勋业金縢冠古今,擎天八干自成林”形容平南王的功绩卓越、地位崇高。以“尧风扇岳千寻壮,舜海归河万载深”来表达平南王的仁德如风般强大,恩泽如海般深厚。“已见升平登乐国,长忻诵祷得秋心”描绘了天下太平的景象以及人们的喜悦和祈愿。最后两句“汾阳五福疑还缺,阆苑神仙讵可寻”,一方面说希望平南王能拥有更多的福气,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平南王的功绩并非轻易可及,如同寻找神仙的阆苑般困难。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平南王的伟大形象和作者对他的敬仰与祝福。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