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村探梅

昔年曾探此溪梅,霜鬓犹能策杖来。 我认断桥寻旧主,云移疏影尽新栽。 香风簇族沉山阁,涧水泠泠绕石台。 踏遍不辞归路远,斜阳穿破竹林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篁村:(huáng cūn)长满竹子的村庄。
  • 策杖:拄着拐杖。
  • 簇族:聚集的样子。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水流的声音清脆悦耳。
  • :(wēi)角落。

翻译

过去曾来探寻此溪旁的梅花,如今我已霜染双鬓,仍能拄着拐杖前来。我在断桥处寻找旧日的梅树主人,云彩飘动,稀疏的梅影下尽是新栽的梅树。阵阵香风聚集在山间楼阁,山涧的溪水清脆悦耳地环绕着石台流淌。我踏遍此处,不辞归路遥远,夕阳的余晖穿过茂密的竹林角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篁村探梅的情景和感受。诗的首联通过“昔年”与“今”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探梅的执着和热爱,即使年岁已高,仍不忘旧地重游。颔联中,诗人寻找旧日的梅树,同时也注意到新栽的梅树,体现了时光的流转和变化。颈联通过对香风、山阁、涧水、石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梅花生长环境的美好。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探梅之旅的满足,尽管路途遥远,但夕阳下的美景让他忘却了疲惫。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释今湛

今湛(一六一二—一六七七),字旋庵。三水人。俗姓李,原名廷辅。明桂王永历二年(一六四八)登具,为海云、海幢两山都寺。趺化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世寿六十五。事见释今无《光宣台集》卷一四。 ► 2篇诗文

释今湛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