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北界南安民以负担为利数起争焉张公汝弼守南安为正疆界而二邦之讼息故诗语及之秋郊观稼
金天高迥霜日晶,原田靡靡黄云平。老农携馌坐田首,梨枣缀树光晶荧。
儿童笑呼驱鸟雀,落日村巷多欢声。我行按辔为助喜,感叹欲去还徐行。
前年江南雨连月,百谷烂死秋无成。去年山东仍苦旱,塍尾兆坼横庚庚。
室中啼呼道傍卧,岂有束穗酬深耕。今年丰稔信可乐,却思旧日还心惊。
茫茫禹甸极四海,安得是处皆丰盈。君不见紫瑶草,俱长物,惟有丰年妇子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馌(yè):给在田间耕作的人送饭。
- 塍(chéng):田埂。
- 兆坼(chè):开裂的痕迹。
- 庚庚(gēng gēng):形容纹理横布的样子。
- 禹甸:本谓禹所垦辟之地,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
翻译
秋天的天空高远,秋日明亮,原野上的田地广阔,黄云平整。老农民带着送饭的器具坐在田头,梨枣挂满树枝,光芒晶莹。儿童笑着呼喊着驱赶鸟雀,夕阳下的村巷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骑着马缓缓前行,为这丰收的景象而高兴,心中感慨,想要离开却又慢慢地走着。 前年江南雨下个不停,各种谷物腐烂坏死,秋天没有收成。去年山东依旧遭受苦旱,田埂的尽头裂开一道道横痕。家中有人哭泣,有人躺在路旁,哪里有一束束的谷穗来回报辛勤的耕作呢?今年丰收确实让人快乐,可是想起过去的日子还是感到心惊。 广阔的中国大地延伸到四海,哪里能够处处都丰收丰盈呢?您没看到吗,紫瑶草虽然都是珍贵的东西,但只有丰收之年,妇女和孩子才能安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郊观稼的情景,以及作者对农业丰收与百姓生活的思考。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秋日田野丰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金天高迥霜日晶,原田靡靡黄云平”描绘了高远晴朗的天空和广阔平整的田野,“老农携馌坐田首,梨枣缀树光晶荧。儿童笑呼驱鸟雀,落日村巷多欢声”则细腻地刻画了老农、儿童的形象和他们的欢乐心情。 后半部分作者回忆了前年江南的连月阴雨和去年山东的干旱,导致粮食无收,百姓困苦的情景,与今年的丰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丰收的珍惜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今年丰稔信可乐,却思旧日还心惊”一句,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的忧虑。 最后,作者发出感叹,希望中国大地处处都能丰收丰盈,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丰收与灾荒的对比,表达了对农业生产和百姓命运的关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