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老人以予开法海幢见命澹归随投贺章次韵答之
元朝佳耗到相江,又喜杨岐有大方。
八面俱来支铁管,十虚全落拥云幢。
鹡鸰久共春原里,鸿雁空留大海旁。
谁识此情如帝网,宝珠尤解摄寒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yuán)朝:指开头、开端。
- 佳耗:好消息。
- 相江:地名。
- 杨岐:地名,此处代指佛法兴盛之地。
- 大方:这里指佛道的大法。
- 八面:泛指各个方向。
- 十虚:指四方上下。
- 云幢(chuáng):一种佛教的装饰物,常象征着佛法的庄严。
- 鹡鸰(jí líng):一种鸟,比喻兄弟友爱。
- 帝网:佛教用语,比喻佛法如帝释天宫中的珠网,重重无尽。
- 宝珠:在佛教中常代表智慧和慈悲。
翻译
好消息传到了相江,又欣喜杨岐之地有佛法的大法。从各个方向而来支撑着铁管,四方上下全都落下拥围着云幢。鹡鸰长久地共同在春天的原野里,鸿雁徒然留在大海之旁。谁能明白这种情状如同帝网一般,宝珠尤其能够摄取寒冷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佛教的意象和意蕴,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敬仰和对某种境界的领悟。诗的开头,作者听闻好消息传到相江,并且对杨岐之地的佛法兴盛感到欣喜。接着,通过描述“八面俱来支铁管,十虚全落拥云幢”,展现出佛法的广大和庄严。“鹡鸰久共春原里,鸿雁空留大海旁”这两句,用鹡鸰的友爱和鸿雁的孤独形成对比,可能蕴含着对人情世态的某种感慨。最后,“谁识此情如帝网,宝珠尤解摄寒光”,将这种情感和境界比作帝网,强调其无尽和深邃,而宝珠摄取寒光则象征着佛法的智慧和慈悲能够化解世间的苦难和迷茫。整首诗语言含蓄,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