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生长揖图
拔剑斩蛟神媪哭,盖世英雄逐秦鹿。君本高阳一酒徒,乃敢庭前嗔濯足。
五年帝业本天命,待君濯足何为辱。溺冠不骂老书生,犹有攻齐半分策。
君不见子阳罄折竟如何,回首江山空碌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郦生:指郦食其,秦末汉初的著名辩士,曾为刘邦的重要谋士。
- 揖图:指画像或图画。
- 拔剑斩蛟:比喻英勇的行为。
- 神媪:神话中的老妇人,这里可能指神话中的某位女性神祇。
- 逐秦鹿:追逐秦朝的政权,比喻争夺天下。
- 高阳:指郦食其,因其为高阳人。
- 酒徒:指爱饮酒的人,这里指郦食其。
- 嗔濯足:生气地洗脚,这里指郦食其对刘邦的不满。
- 五年帝业:指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
- 天命:天意或命运。
- 溺冠:指刘邦曾将儒生的帽子扔进水中,表示轻视儒生。
- 老书生:指儒生,这里可能指郦食其。
- 攻齐:指郦食其曾劝刘邦攻打齐国。
- 半分策:指郦食其的策略只有一半被采纳。
- 子阳罄折:指子阳(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的失败。
- 回首江山:回头看已经失去的江山。
- 空碌碌:白白忙碌,无所作为。
翻译
拔出剑来斩杀蛟龙,神媪为之哭泣,这位盖世英雄追逐着秦朝的政权。你本是高阳地区的一个酒徒,却敢在庭前生气地洗脚。 刘邦建立汉朝的五年帝业本是天命所归,你洗脚又有何辱?他虽然曾将儒生的帽子扔进水中,但没有辱骂老书生,还采纳了你攻打齐国的一半策略。 你没看到子阳最终如何失败,回头看那失去的江山,不过是白白忙碌一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郦食其的描写,展现了他的英勇与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刘邦的帝业和对待儒生的态度。诗中“拔剑斩蛟”和“逐秦鹿”形象地描绘了郦食其的英雄形象,而“嗔濯足”则表现了他对刘邦的不满。后文通过对刘邦的帝业和对待儒生的态度的描述,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多面性。最后通过对子阳失败的提及,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无常和人生的空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