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盗过界首季君山甫亦蒙访及以诗唁之

· 刘基
妖星何故犯奎躔,鹤上云霄鲤入渊。 寇退喜闻曾子反,书焚尚赖伏生传。 齑酸并与青毡去,瓜苦空馀绿蔓牵。 惭愧杜郊汤博士,白盐赤米数相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奎躔(kuí chán):指天体运行的轨迹,这里特指星象。
  • 鹤上云霄鲤入渊:比喻吉祥与不祥的对比,鹤象征吉祥,鲤入渊则有不祥之意。
  • 曾子反:指曾参回家,这里比喻盗贼退去,家园得以安宁。
  • 伏生传:伏生,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能传书,这里比喻书籍得以保存。
  • 齑酸(jī suān):指贫穷的生活。
  • 青毡:指贫寒士人的生活用品。
  • 瓜苦:比喻生活的艰辛。
  • 绿蔓牵:比喻生活的牵绊和不易。
  • 杜郊汤博士:指杜甫和汤显祖,两位文学家。
  • 白盐赤米:指简单的生活必需品。

翻译

妖星为何突然侵犯了天体的轨迹,如同鹤飞上云霄,鲤鱼却潜入深渊。 盗贼退去,我欣喜地听闻家园如曾参归家般安宁,书籍虽遭焚毁,幸有传说中的伏生能传书,得以保存。 贫穷的生活连同青毡一同离去,生活的艰辛只剩下绿蔓般的牵绊。 我感到惭愧,像杜甫和汤显祖那样的大文学家,他们数次以白盐赤米相怜,我自愧不如。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天象的异变与家园的安宁,表达了作者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和对家园安宁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鹤上云霄鲤入渊”形象地描绘了吉祥与不祥的对比,而“曾子反”和“伏生传”则巧妙地表达了家园安宁与文化传承的愿望。最后,通过对杜甫和汤显祖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前辈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