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下何纂纂行

· 刘基
枣初作花时,纂纂临路岐。八月枣成实,累累曜朝日。 枣花纂纂蜂蝶翻,枣实累累人满园。严风萧瑟枯叶飞,蜂蝶不来人亦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纂纂(zuǎn zuǎn):形容果实累累的样子。
  • :岔路口。
  • :照耀。
  • 严风:寒风。
  •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也形容凄凉。

翻译

当枣树初次开花时,果实累累地挂在路边的岔路口。到了八月,枣子成熟了,一串串地在朝阳下闪耀。 枣花盛开时,蜜蜂和蝴蝶在花间翻飞,枣子成熟时,人们挤满了果园。寒风呼啸,枯叶飘落,蜜蜂和蝴蝶不再来访,人们也变得稀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枣树的生长周期,描绘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景色的变化。诗中“纂纂”和“累累”生动地表现了枣树果实丰硕的景象,而“严风萧瑟”则传达了秋冬的凄凉氛围。诗人通过对枣树的观察,反映了自然界和人世间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