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曲

· 刘基
冬夜恒苦长,夏夜恒苦短。短长相蔽亏,殷勤望推挽。 纫茅作绳绳易断,汲水作池池易旱。故镜尘昏难远照,故衣絮敝无新暖。 西风袅袅吹桂枝,白露点苔黄叶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总是。
  • 蔽亏:遮蔽,影响。
  • 推挽:推动,帮助。
  • :缝纫,这里指编织。
  • 袅袅:形容风轻柔而连续不断。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深入,此时露水开始变白。

翻译

冬天的夜晚总是感觉漫长而痛苦,夏天的夜晚则总是感觉短暂。这种长短的变化相互影响,我殷切地希望得到一些帮助和推动。我尝试用茅草编织成绳子,但绳子容易断裂;我尝试打水来建造一个池塘,但池塘容易干旱。古老的镜子因为灰尘而难以照出远方的景象,旧衣服因为棉花破败而无法带来新的温暖。西风轻柔地吹拂着桂树枝,白露降下,苔藓上覆盖着黄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冬夏两季夜晚的长短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改变的渴望。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描绘,如“西风袅袅吹桂枝,白露点苔黄叶满”,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深刻观察和感慨。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