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六首

· 刘基
迂疏乏世用,矫情非所安。 投簪谢时辈,聊得心中宽。 回首望故乡,枳棘日以繁。 譬彼水上萍,随流且盘桓。 楼头好山色,晴雨皆可观。 未知明朝事,且尽今日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迂疏:迂腐疏阔,不合时宜。
  • 乏世用:不适应社会需要。
  • 矫情:故意违反常情,表示高超或与众不同。
  • 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比喻弃官。
  • :辞别。
  • 时辈:当时的人,同辈。
  • 枳棘:枳木与棘木,因其多刺而称恶木,常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
  • 盘桓:徘徊,逗留。

翻译

我这人迂腐疏阔,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故意表现得与众不同也让我感到不安。于是我决定弃官,辞别当时的同辈,只为了在心中找到一丝宽慰。回头望向故乡,只见到艰难险恶的环境日益增多。就像那水上的浮萍,只能随着水流徘徊不定。好在楼前有美丽的山色,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值得观赏。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就尽情享受今天的欢乐吧。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迂疏乏世用”和“矫情非所安”的自嘲,揭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弃官归隐后,虽然故乡环境险恶,但作者仍能从自然美景中找到慰藉,体现了其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怀。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