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谏 · 其四 · 怨思

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 子胥谏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 子推自割而饲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朋。 枭鸮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高翔。 愿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

所属合集

译文

贤良士常贫穷身处困境,廉正者身清白不被世容。 子胥规劝吴王未得好死,比干忠而剖心不得善终。 子推自割腿肉救治国君,恩德逐渐被忘怨恨加深。 行为清白却被诬为暗昧,荆棘杂聚如今已经成林。 香草江离抛于穷街陋巷,恶草蒺藜长在宫殿华堂。 贤臣受到排挤难见君主,佞人反受重用结党君旁。 猫头鹰成群飞一齐鸣叫,凤凰只能躲避高高飞翔。 我欲见君一谏而后远走,怎奈道路阻绝终不能往。

注释

隐处:指处在困境中,没有被国君任用。 不容:不容于世。 靡躯:死后找不到尸体。 子推:介子推。据《左传》载:介子推,春秋时晋国贤臣,曾跟随晋文公在外流浪十九年。有一次途中粮尽,子推便割了自己大腿的肉给晋文公充饥。回国后,晋文公却忘了他,后来想起,派人去找,他逃隐在绵山中不肯出来。文公想烧山诱他出来,结果他抱木烧死。 江离:一种香草。 东厢:《章句》:“廧序之东为东厢。”正屋两边的房屋叫厢房,东边的叫东厢。这里是相对“穷巷”而言的,指好房屋。 相朋:互相勾结。

《七谏》录自王逸《楚辞章句》,西汉东方朔之所作。王逸以为“东方朔追悯屈原,故作此辞,以述其志,所以昭忠信、矫曲朝也”。 《七谏》包括七章,即“初放”、“沉江”、“怨世”、“怨思”、“自悲”、“哀命”和“谬谏”,最后有“乱词”总括。 《七谏·怨思》排比罗列大量历史事实,说明国君重视人才选贤授能的重要,讽喻楚王忠奸不分,贤愚不辨,必然导致国家的衰败。
东方朔

东方朔

西汉辞赋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人。武帝时,入长安,上书自荐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待诏金马门。后为常侍郎、太中大夫。博学多才,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自己的观点,“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但因性格诙谐,滑稽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谈笑,被汉武帝视为俳优之人,不得重用。于是著《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其中赋体散文《答客难》是其代表作,开了赋体文学的新领域。杨雄的《解嘲》和班固有《答客戏》,都是由《答客难》的形式发展来的。《汉书·艺文志》著录“《东方朔》二十篇”。东方朔亦著有《神异经》。《史记》载,东方朔将死之际,以《诗经》“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之句上谏,希望汉武帝能远离小人,阻退谗言。之后不久东方朔去世,后人评价其行为正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写照。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