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泾川公纳凉以五平属上去入声作三诗

· 顾璘
烦心如枯鱼,展转想斗水。 凉飙从西来,猛雨爽我耳。 初临前轩看,返洒已满几。 青松披鲜云,野景晚转美。 庭花瑶簪长,韡韡拟缟李。 谁怀逢秋悲,且展解暑喜。 泾川神仙才,匪与朽腐比。 新辞敷烟霞,缥缈起短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泾川公:指某位名叫泾川的官员,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敬仰的人物。
  • 纳凉:在凉爽的环境中消暑。
  • 五平属上去入声:古代汉语的声调分类,五平、上、去、入是四种不同的声调。
  • 顾璘:作者的名字。
  • 烦心:心情烦躁。
  • 枯鱼:比喻心情极度困苦或焦虑。
  • 斗水:少量的水,此处形容极度渴望。
  • 凉飙:清凉的风。
  • 爽我耳:使我的耳朵感到舒适。
  • :靠近。
  • 前轩:前面的窗户。
  • 返洒:指风吹回的雨水。
  • 青松:常绿树,象征坚韧不拔。
  • :覆盖。
  • 鲜云:新鲜的云雾。
  • 韡韡:形容光彩照人。
  • 缟李:洁白的李子,此处用来形容花朵洁白。
  • 逢秋悲:秋天来临引发的悲伤情绪。
  • 匪与朽腐比:不是与普通庸才相比。
  • 新辞:新颖的文辞。
  • :散布,此处指创作。
  • 烟霞:形容仙境般的景象。
  •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翻译

心情像干涸的鱼,辗转反侧渴望一滴水。 清凉的风从西边吹来,豪雨过后让我耳根清爽。 刚来到窗前欣赏景色,回旋的雨滴已打湿了书桌。 青翠的松树披着鲜亮的云雾,野外的景色傍晚时分更加迷人。 庭中的花朵如瑶瑶玉簪般高挑,洁白得仿佛缟李般美丽。 谁会在秋天感伤?暂且享受这消暑的喜悦吧。 泾川公真是个神仙般的人物,他的才华非比寻常。 他的新诗如同烟霞般绚丽,飘逸地跃然纸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泾川公一起纳凉的情景,通过比喻和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清凉环境的喜爱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美。诗人运用“烦心如枯鱼”、“凉飙爽我耳”等生动比喻,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界的清凉相结合,既写出夏日酷暑的煎熬,也突显出纳凉的惬意。同时,通过对庭花、青松等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出晚秋的静美,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变化,由最初的烦闷到后来的欣喜。最后,通过赞赏泾川公的“新辞敷烟霞”,表现了诗人对他才情的敬佩,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顾璘

顾璘

明苏州府吴县人,寓居上元。字华玉,号东桥居士。弘治九年进士。授广平知县。正德间为开封知府,忤太监廖堂,逮下锦衣狱,谪知全州。后累迁至南京刑部尚书,罢归。少负才名,与同里陈沂、王韦号金陵三俊,后又添朱应登并称四大家。诗以风调胜。晚岁家居,治息园,筑幸舍,延接胜流,江左名士推为领袖。有《息园》、《浮湘》、《山中集》、《凭几集》及《息园存稿诗》、《息园存稿文》、《国宝新编》、《近言》等。 ► 1989篇诗文